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又名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是由于布氏锥虫(Trypanosomabrucei)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原虫病。临床表现以长期不规则发热,伴有中枢神经受损为主。如不早期治疗,则终至死亡。
(一)发病原因 病原体为布氏锥虫,它广泛地侵犯野生动物与家畜。其中有三个亚种对人能致病,即布氏冈比亚锥虫(T.b.gambiense)、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b.rhodesiense)、布氏布氏锥虫(T.b.brucei),前者引起冈比亚锥虫病,次者引起罗得西亚锥虫病,后者主要引起野生动物及家畜(以牛为主)的那...
两型锥虫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发展过程均有所不同。如冈比亚型感染后多无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几年,此阶段约半数有颈淋巴结病。初期多无“下疳”。淋巴血液期症状轻。脑膜脑炎出现较晚,进展缓慢。罗得西亚型潜伏期为2~3周。发病急,病情重,多有急性中毒症状,如发热高,消瘦明显,迅速衰竭,并有继发感染或心肌炎等。但淋巴结病较轻。自...
贫血与血中巨球蛋白增加最为突出。早期IgM增加,于发病后15天以内即可达正常值的8~12倍。脑脊液中IgM增加也较早,早于白细胞与蛋白质增加,其含量常为100mg/L。 急性罗得西亚型特别是发热时,采外周血或组织液,用湿标本或吉姆萨染色均可找到病原体。冈比亚型一般很难找到病原体,于早期“下疳”或肿大淋巴结(如颈后...
锥虫性“下疳”应与其他昆虫叮咬、蜂窝织炎或焦痴作鉴别。淋巴血液期应与疟疾、伤寒、回归热、病毒性出血热等发热疾病相鉴别。晚期应与脑性疟疾、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的急性期、结核性脑膜炎、神经梅毒和脑脊液中以单核细胞增加为主的各种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相鉴别。应注意本病偶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
并发症有高度营养不良、肺部继发感染、癫痫持续状态或心力衰竭等。自然过程常于6~9个月以内死于毒血症,脑膜脑炎可发生在早期,且进展迅速,但也有典型的睡眠病症状,尚未出现即死亡者。舞蹈病样动作与共济失调多见于儿童,随病情进展出现肌强直,嗜睡,继之昏睡,昏迷,并伴有全身瘙痒,此阶段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加,末期多死于...
控制冈比亚锥虫病的基础,是普查并治疗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特别是淋巴结肿大者,同时治疗患者及加强管理家畜。可采用“香味”诱扑机扑杀采采蝇,1次可扑杀数千克,是减少采采蝇威胁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又因为采采蝇容易反复,故需1次/6个月。因为冈比亚锥虫病的潜伏期长,而致不易及时看到其发病率减少的效果。近来在乌干达罗得西亚锥虫...
(一)治疗 因为大部分治疗药物的毒性很大,在疗程中死亡率竟达 5%~10%。所以治疗前一定要检查脑脊液,如果脑脊液正常及锥虫(-)者,则选用下列疾病早期用药;如脑脊液异常及锥虫,则应用下列疾病晚期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药物。 1。疾病早期,包括初期及淋巴血液期 (1) 舒拉明钠(苏拉明):一种尿素复合物,对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