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
疾病概述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cantonensis)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病原体为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临床上较常发生内脏,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广州管圆线虫的终宿主为哺乳动物,主要是鼠类,如黑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黄毛鼠等。成虫寄生于鼠类的肺动脉内。成虫虫体细长,大小为(20~40)mm×(0.3~0.6)mm,体表有细螺旋状纹,头端钝圆,尾端尖细。雌、雄成虫交合后产卵,虫卵进入鼠肺毛细血管,第一期幼虫孵出后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沿呼...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为1~25天,多为7~14天。儿童的潜伏期较成人短3天左右。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较明显,症状较重,故临床病例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炎症表现居多,占50%以上。常以持续性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剧烈而脑膜刺激征则常较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表情淡漠、局部皮肤痛...
疾病检查
  外周血液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是其特点。  1.非特异性检查  (1)血液:白细胞总数可在正常范围,但以轻度升高为多,常超过10×109/L。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占0.08~0.37,常多于0.15。  (2)脑脊液:外观清亮或稍黄浊,白细胞数升高,达(50~1400)×106/L,多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大致各半...
鉴别诊断
  1.曼氏裂头蚴病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多有皮下游走性肿块。皮下结节活检可发现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和曼氏裂头蚴。血液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曼氏裂头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2.斯氏狸殖吸虫蚴病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出现发热、皮疹、咳嗽...
并 发 症
  本病可出现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即Guillain-Barre综合征,表现为弛缓性瘫痪逐渐发生,呈上行性及对称性,伴感觉障碍。此外,尚可发生脑神经损害,单侧肢体瘫痪和脑积水等并发症。  脑积水是脑脊液生成或循环吸收过程发生障碍而致脑脊液量过多,压力增高,扩大了正常脑脊液所占有的空间,从而继发颅压增高,脑室扩大的总称...
疾病预防
1、预防本病的重点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螺、鱼、虾、蛙等肉类;不让婴幼儿在有蜗牛、蛞蝓出没的地上爬行。  2、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加重线虫性十二指肠炎的症状。  3、忌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
如何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按病情需要适当给予输液,以补充维生素、电解质和葡萄糖。对昏迷患者应加强护理,防止褥疮和吸入性肺炎。  2.对症治疗于病原治疗期间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减少由治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癫痫大发作等。常用地塞米松(dexame...
0.27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