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是由于许多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在引起炎症或感染过程中,能使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或失血,由此产生的贫血称感染性贫血。
(一)发病原因 细菌、病毒原虫、各种急慢性感染。 (二)发病机制 感染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可分以下三种:失血、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 1.失血胃肠道感染合并出血常见于钩虫病、志贺痢疾杆菌所致菌痢、伤寒、幽门螺旋杆菌等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出血。细菌感染引起膀胱炎常有血尿。肺内结核分枝杆菌和假单胞菌...
1.急性感染合并的贫血其症状和体征与一般贫血症状类似但溶血与失血常是突然发作,溶血发作有时呈暴发型,由于大量的红细胞在血管内溶血,患者贫血可非常严重,常有明显的腰痛及肢体酸痛、头痛、胸闷、憋气、寒战、高热、明显血红蛋白尿,体检可发现明显黄疸,脾脏可肿大。 2.慢性感染合并的贫血其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掩盖贫血本身并无...
1.急性感染所致的贫血 (1)外周血: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周围血涂片据感染不同可能有不同血细胞形态特点,如:疟疾可在血片中找到疟原虫;溶血发作时可见有破碎红细胞、小球形等异形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常增高,但亦有减低者。中性粒细胞可有核左移,细胞出现中毒性颗粒、空泡、Döhle小体等。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少。 ...
以下几种疾病需要与本病鉴别: 1.稀释性贫血在进展型肿瘤患者,特别是骨髓瘤和巨球蛋白血症,其血浆容量增多,可导致稀释性贫血。 2.非感染性慢性失血和铁吸收不良除感染引起失血外,感染性贫血与慢性失血及铁吸收不良的鉴别依靠以下几点: (1)运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在前者下降后者升高。 (2)血清铁蛋白前者正常或增加...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贫血性心脏病等。 1.休克(shock)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 2.贫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为贫血使血液载氧能力下降,...
1、先天储铁不足。如早产、双胎、母亲贫血,都会使新生儿储铁减少。 2、生长发育快。婴儿从出生到1岁,生长发育最快,血容量增加迅速,铁的需要量多,因而生长发育过快的孩子容易缺铁。 3、饮食中铁缺乏。婴儿出生6个月后,从母体得来的造血物质基本用完,而人奶、牛奶含铁很少,所以,不及时添加辅食,单纯喂奶很易缺铁。 4...
(一)治疗 1.祛除病原微生物治疗原发感染性疾病。原发病治愈后,贫血自然逐渐纠正。 2.贫血的治疗轻度贫血不需治疗,贫血严重者可对症输血,减轻贫血症状。红细胞生成素对感染贫血有效,但使用剂量较大,常需1万U/d,但用后可使血清铁进一步下降,注意补充铁。铁剂应用对感染性贫血无效,长期应用铁剂,可使铁贮存量增加,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