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少数由厌氧菌和大肠杆菌引起。近年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和检测手段的提高,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受到广泛的重视。很多研究表明,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有明显的增加趋势。革兰阴性菌所致的蜂窝织炎较少见。本病的特...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因皮肤、黏膜损伤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病菌感染所致。也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为厌氧菌、大肠杆菌感染或混合性感染。在免疫缺陷病人中,偶见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蜂窝织炎。 (二)发病机制 致病菌的种类不同,主要病理改变亦有不同...
1.局部症状病变局部红、肿、热、痛,并向周围迅速扩大。红肿的皮肤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的界限,中央部颜色较深,周围颜色较浅。感染部位较浅、组织较松弛者,肿胀明显且呈弥漫性,疼痛较轻;感染位置较深或组织较致密时,则肿胀不明显,但疼痛剧烈。 2.全身症状病人多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白细胞增高...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计数:一般感染时,白细胞计数>10×109/L升高。若白细胞计数>(20~30)×109/L,或0.1%,或出现毒性颗粒时,应警惕并发感染性休克和脓毒血症。 (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升高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升高。 2.糖尿病有关检查 (1)空腹血浆葡萄糖测定:两次测...
1.丹毒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及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感染。局部表现为绛红色斑块,指压后退色,皮肤轻度水肿,边缘稍隆起,界线清楚。感染蔓延迅速,但不化脓,很少有组织坏死,易反复发作。下肢反复发作者,可有皮下淋巴管阻塞。 2.坏死性筋膜炎常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发病急,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不明显。感染沿筋膜迅速蔓延,...
1.中毒性休克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为高热或体温不升,心率>90次/min,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PaCO212×109/L或0.1%等。 2.脓毒血症骤起寒战,继以高热可达40~41℃,或低温。神志异常,脉细速,肝脾可肿大,严重者出现黄疸或皮下出血。
急性蜂窝织炎预防:若无严重并发症,经积极、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机体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等有再发的可能。重视皮肤的清洁防避损伤皮肤受伤后应及时处理;积极治疗身体的某些化脓性疾病。糖尿病病人要严格控制血糖浓度。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定期参加身体体检。
(一)治疗 1.局部治疗 (1)药物涂布:早期局部无波动时,可用50%硫酸镁做局部湿热敷,或用金黄散外敷。 (2)物理治疗:早期应用紫外线、红外线可促进脓肿局限,消炎;脓液排出后可选择透热法,如超短波、微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口愈合。 (3)切开引流:一旦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对于口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