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AcuteColonicPseudoobstructionSyndrome)是原发性或继发性结肠扩张,而结肠本身无病变的一组综合征。常发生于久病和长期卧床患者,发病部位常在回盲部或右半结肠。
其可能的发病机理:来自脊髓2、3、4骶段(S2-4)的副交感神经被阻断,使左侧结肠弛缓无张力;机体遭受损伤等应激,体液中激素紊乱;老年患者肠张力差且较长时间卧床,肠蠕动减弱,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肠液积聚无法向远方推进,导致肠内压力不断增高,肠腔也呈进行性扩张而发生继发性结肠假性梗阻。
最佳诊断手段为腹平片,可见结肠分段扩张,回盲部、升结肠明显扩张,部分患者降结肠和直肠可有气体。鼻胃管抽吸可有助于鉴别。腹平片不能确诊时,在除外穿孔存在的情况下可用钡灌肠以确立诊断。 主要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腹胀,但进缓慢者可无腹部症状,恶心呕吐缺如。
腹部X线平片:均有结肠胀气扩张,气多液少,液平面小而分散或零星于一处,无大跨度的气液平面及重叠排列成梯样的改变,气液平面的多少及大小与腹胀不成比例,
1,回盲部、乙状结肠扭转:对有腹痛、腹胀、便秘症状,结合病因和病史初步判断结肠扭转并不困难。结肠扭转常伴有恶心、呕吐,查体有腹胀表现,腹部压痛以及腹部不对称、肠积气包块、肠鸣音亢进、体温升高、腹膜炎体征、休克等,再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一般可以做出结肠扭转诊断。2,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扩张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在短期内有大量内...
继发性结肠假性梗阻常发生于如下疾病:硬皮病、淀粉样变性、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Chagas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为药物性的,也可发生于手术后、妊娠、人工流产、血管重建术、酗酒、创伤、癌症和败血症等。
假性肠梗阻食管受累时可有吞咽困难,膀胱受累可有尿潴留,累及眼肌时可有眼肌麻痹,上眼睑下垂,慢性假性肠梗阻由于吸收不良,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
治疗时首先应采取胃肠减压,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梗阻病人可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肠内容物经破口继续漏入腹腔。12小时后腹平如无好转,则应采取手术胃肠减压,如有结肠坏死可行切除术。也可试用结肠镜下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