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
疾病概述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dyssynergiacerebellarismyoclonica)系由RamsayHunt(1921)最早描述,故又称RamsayHunt综合征(RHS)。但在以后应用RHS报道的诸多病例,其临床、病理及病因等却很不一致。本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其基因传递形式分类于脊髓小脑型遗传性共济失...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其基因传递形式归类于脊髓小脑型遗传性共济失调(参见遗传性共济失调),其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若根据马赛协作组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将本症分为PME和PMA,则前者半数以上实为线粒体脑肌病、Lafora体病、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或唾液酸酶沉积等症...
主要症状
  1.多在儿童及成人早期起病。  2.早期即出现动作性肌阵挛,为短暂、突发的粗大肌肉抽动。肌阵挛局限在一组或多组肌群,并对声、光及情绪刺激很敏感,运动时抽动加重。  3.多数不伴意识障碍,偶有强直阵挛性全身癫痫抽搐,但频率很低。  4.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体征缓慢进展,重者出现小脑性语言障碍、构音不清、吞咽呛咳及行走蹒跚...
疾病检查
  遗传物质和基因产物检测:包括染色体数量和结构、DNA分析和基因产物检测等,可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确诊和预测疾病。  1.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多为双侧对称的多发棘波、棘慢综合波,光、声刺激可以诱发。体感诱发电位示潜伏期延长。  2.神经影像学检查脑CT及MRI正常或呈轻度大脑皮质及小脑萎缩。
鉴别诊断
  必须排除具有类似本病临床表现的一些已知病原的其他疾病:如须经过骨骼肌肉活组织检查排除线粒体脑肌病,借助脑组织活检排除Lafora病和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等。如果癫痫发作频繁且有痴呆等表现,尽管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仍应诊断为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
并 发 症
  随病情发展,除共济失调及肌阵挛外,可以出现不同症状体征,如语言障碍、构音不清、眼球震颤等。后期应注意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褥疮等。对于有癫痫表现的患者,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监护,避免因癫痫抽搐发生并发不必要的外伤。患者若有癫痫发作可并发舌咬伤。
疾病预防
  本病属于神经染色体的异常。神经系统遗传病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  1.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2.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该做好积极的产前染色体筛查。
如何治疗
  (一)治疗  小脑变性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对肌阵挛及癫痫发作可以采用安定类或丙戊酸钠等抗癫痫类药物治疗。氯化安定剂量为7.5~15mg/d,分3次口服。重者选用氯硝西泮(氯硝安定),成人口服1~2mg/次,3~4次/d,每天最大剂量为10mg。副作用有抑制呼吸、降低血压及嗜睡等。丙戊酸钠可用于同时有癫痫发作的患者,成...
0.25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