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于结肠肠腔的黏膜脚样突起物称为结肠息肉。它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的各类型病变。1982年全国结直肠癌协作组病理学者提出了我国统一的分类规范,将息肉分为5类如表1所示。浙江省结直肠癌协作组(1978)普查2755例结肠息肉中,新生物性的占72.3%,美国Shinya为82.7%。我国比例略低,可能由于资料来源于血吸...
(一)发病原因 1.饮食性因素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维生素C者息肉的发生率减少。 2.胆汁代谢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实验显示胆汁酸以及胆汁酸的代谢产物脱氧胆酸和石...
约半数以上息肉并无临床症状,常因普查或尸检而发现,或者当发生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归纳其症状如下: 1.肠道刺激症状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失衡,如有感染可见黏液血便。 2.便血可为不同程度便血,如:直肠下段息肉出血可见大便附血迹、高位息肉出血常为大便内混有血液或血块、出血量多者可直接便鲜血或血块,...
1.组织病理学检查息肉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对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临床医生必须注意下列几点:①取材:同一腺瘤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分布不一,不同部位的异形增生程度不一。癌变可能是中心性和局灶性,故取材于不同部位的活检标本其病理诊断可能不一,应多处或多次取材,最好将息肉全部切除送检。②标本的标记和定位:应...
1.增生性息肉的鉴别增生性息肉外形和组织结构上与管状腺瘤或微小腺瘤相似,若不仔细分析会造成误诊。3者可从下述特点鉴别(表4)。 约20%的增生性息肉有灶状的管状腺瘤成分,特别在息肉的底部。有1/3绒毛状腺瘤,也可发现有灶状增生性息肉成分。这些混合形态出现应诊断为管状腺瘤或绒毛状腺瘤,以利临床作出正确处理。 2....
1.贫血由于息肉表面糜烂,溃疡或炎症,致肠道出血,病人可表现排咖啡色便、黑便或便血,有的病人少量多次出血,血红蛋白下降到5g,成为就诊的主要原因。 2.恶变血吸虫病、Crohn病形成的炎症性息肉以及家族性息肉病等均与结肠癌变度有关,据Weedon统计,Crohn的结直肠癌发生率比对照人群高20倍。在血吸虫病流行区...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在息肉发生癌变前切除病变肠管,并对其家族成员进行普查和随访。认真登记家谱这对于发现高危人群非常重要。对于家族中的子女,在青春期开始后即应定期进行结直肠检查,一般半年左右进行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直到40岁,如果到此时结直肠内还没有息肉,再出现息肉的机会就比较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极少数...
(一)治疗 由于息肉的性质难从肉眼判断,故一般发现后应手术摘除或切取作病理学诊断,由于所在部位息肉或腺瘤大小、个数、有蒂或无蒂及息肉性质不同而选择不同治疗方案。 1.手术方法 (1)圈套凝切法:先吸净周围附着息肉的黏液和粪水,抽出并注入空气以置换肠道内可能含有的氢气、甲烷等,以防电灼时发生爆炸,近息肉张开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