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疾病概述
  本病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1965年由Archard命名。其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疣样损害,主要发生在印度、北美、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个别报道有家族倾向。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有些学者在皮损部位发现核内颗粒,其大小及形状与HPV相一致,且有人确定此病毒是HPV-1,但亦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  (二)发病机制  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而且此类病毒仅感染口腔。感染阴道和皮肤的病毒同样可感染口腔,HPV-6,11,...
主要症状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症状  多见于儿童,口腔内可见有多发、柔软、白色,散在的丘疹、结节和疣样损害,直径2~4mm,皮疹亦可互相融合,好发于唇、舌、齿龈及颊部,病程慢性,常可自然缓解。  根据其多发融合丘疹性损害、发生部位及慢性进展特点,诊断不难。
疾病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组织病理检查:为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厚及延长,整个上皮见有散在性细胞空泡化,染色淡的地区,这种空泡细胞在表皮上部明显,但亦可延伸到增宽的表皮突内,而基底细胞层无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化细胞见有双核。
鉴别诊断
本病应和唇炎相鉴别,唇炎通常是由于维生素的缺乏以及口腔的慢性感染所致,病理学检查:病区复层鳞状上皮不全角化或过度角化,少部分上皮细胞或棘细胞呈细胞内水肿,乳头层血管周围有少量的小圆细胞浸润或胶原纤维增生,固有层内血管充血。故根据临床病史特点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即可鉴别清楚。
并 发 症
由于口腔黏膜上皮增生,可形成疣体样改变,目前认为本病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型感染有关,本病具有传染性,除了造成皮肤黏膜的破溃以及感染外,一般不会并发其他疾病,且本病也属于良性病变,故一般不恶变。对于皮肤黏膜感染的患者,特别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有造成脓毒血症的可能。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疾病预防
预防局部  1.龋齿、残根、残冠:它的危害在于成为细菌的栖息场所。残缺的牙冠对于口腔粘膜造成的机械性创伤而形成创伤性溃疡或前白斑,这在临床常见,如果这些因素不及时去除,长期慢性溃疡同样会导致癌变。  2.不良修复体:人体失牙后进行义齿修复时,如果义齿制作不耐受,长期慢性刺激而导致粘膜溃疡、糜烂而出现口腔粘膜破损,所以,...
如何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维A酸类局部或全身用药可能有效个别增生较快的结节可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对症治疗  1.复方硼砂漱口液、氯己定漱口液、碳酸氢钠漱口液等局部清洁。  2.无渗出时可涂布氟轻松软膏。  3.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可涂布5%克霉唑软膏。
0.83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