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莱姆心脏炎
莱姆心脏炎
疾病概述
  莱姆病(Lymedisease),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蜱传染性疾病,由该病所致的心脏病变称为莱姆心脏炎,是莱姆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种疏螺旋体,称为伯氏包柔螺旋体,简称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的病原体只是伯氏疏螺旋体一个种,其在潮湿及低温情况下抵抗力较强,但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能使其灭活。  (二)发病机制  LD是由感染了Borreliaburgdorfer蜱传播的全身性、免疫介导性的多脏器炎性疾病。病...
主要症状
  1.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本病潜伏期3~32天,平均为9天。依病程经过可将莱姆病分为早期感染和晚期感染。早期感染包括一期的局部游走性红斑和二期全身播散性感染及数周或数月内的间歇性症状,主要为早期神经系统及心脏损害的表现;晚期感染即三期持续性感染,主要为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肢皮炎及晚期神经系统表现等。本病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1.一般项目白细胞计数升高,核左移;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IgM增高;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指标升高。  2.螺旋体检测螺旋体可在培养基中缓慢生长。第Ⅰ、Ⅱ期病人的全血、脑脊液以及移行性红斑处皮肤接种后,均可获阳性。将可疑标本置于暗视野下也可找到螺旋体。受损皮肤活检标本用镀银或瑞特染色,亦可见螺旋体。  3....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风湿热、类风湿病、鼠咬热、病毒性心肌炎等病鉴别,血清学试验有助于鉴别诊断。  1.风湿热该病有发热、环行红斑、关节炎及心脏受累等,可依据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包括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抗透明质酸酶及抗M球蛋白抗体等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及病原学检查等有助鉴别。  2.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病为慢性自身...
并 发 症
  本病所致心肌损害一般较轻,多呈自限性。  1.心律失常可出现心动过速、第一度或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传导阻滞,少数人可有房颤,一般持续3~6周完全恢复。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T波低平或倒置。  2.心力衰竭严重的心肌病损害可引起心脏扩大、晚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疾病预防
  1.预防关键是在流行季节做好个体防蜱和环境灭蜱。彻底清除山林路边杂草落叶,造成不利蜱滋生的环境。  2.入山者必须头戴防虫帽,身穿防护服及高筒胶鞋。身体裸露部分喷洒或涂擦驱蜱剂。如发现有蜱刺入皮肤时,切勿猛拉,用油类或乙醚滴入蜱体,使之窒息后轻缓拔出。  3.蜱咬后如出现环形红斑,应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防止后期症状...
如何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是各种支持和对症治疗,与其他原因所致心脏炎相同。  2.抗生素的应用迅速杀灭体内的螺旋体极为重要。体外研究表明,红霉素、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四环素可于3~4天内杀灭螺旋体,临床应用也有极其明显的效果。  (1)口服用药:适用于Ⅰ期或Ⅱ期患者,且仅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面瘫、关节炎等...
0.31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