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症有两种:一是血栓性静脉炎,它是指炎症为首发而血栓形成是继发的。另一个是静脉血栓形成,它是指血栓形成为首发现象,静脉壁的炎症过程是继发的。但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占57%)。老年人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易产生致命性肺栓塞,值得重视。
(一)发病原因 血流缓慢、凝血亢进和静脉内膜变化是静脉血栓症的3个重要因素。 1.血流缓慢首先,老年人体力较差,活动较少而且卧床的机会多,从而减弱了静脉回流的肌肉弹力作用。此外,老年人患心脏病的较多,心脏功能较差,心搏出量明显减少,造成体循环淤血。再有,老年人腹部肿瘤发生率增加,平卧时腹腔脏器和肿瘤均可压迫静脉...
本病临床表现取决于血栓部位、大小静脉阻塞程度。常见的老年易发的静脉血栓症如下: 1.浅静脉血栓症多为血栓性静脉炎,炎症性质强,多见于四肢,常累及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及其分支。大多数可以找到病因,少数病因不明。静脉注射盐水、氯化钙、碘造影剂、高渗葡萄糖及其他药物均可于注射部位产生血栓。外伤、感染、静...
凝血机制检查:据报告,测定血浆中存在于凝集的血小板中的血栓球蛋白(B-thromboglobin)可以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测定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降解物和血清纤维蛋白有关抗原)有助于判断凝血亢进状态,但不能直接判定血栓的存在。 1.131Ⅰ或125Ⅰ纤维蛋白原扫描检查...
1、急性动脉闭塞:动脉栓塞是指血块或进入血管内的异物成为栓子,随着血流停顿在口径相似较小的周围动脉或内脏动脉的动脉内,造成血流障碍。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造成,此外,肿瘤、空气、脂肪等异物也可能成为栓子。以血栓最为常见。血栓的90%来源于心脏,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和心肌梗塞等。2、急性淋巴管炎: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
急性期最常见肺梗死,慢性期浅静脉曲张,淤血性皮炎等。静脉血栓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活动后患肢肿胀及疼痛逐渐加重,部分血管成条索状曲张及斑片硬块,形成淤积性皮炎,重者可能会出现局部溃疡,形成“臁疮腿”,若血栓脱落则易造成肺栓塞,往往危及患者生命。
避免输入对静脉壁有刺激的溶液,早期拔除静脉插管,积极治疗静脉曲张,对防止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对有深静脉血栓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对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而又须手术者,可在术前2h采用小剂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术后2次/d,持续5~7天,或术后第4天口服华法林;或在手术前、后各用低分子...
(一)治疗 老年人静脉血栓症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应尽可能缩短静卧时间,必须卧床者应在床上做四肢屈伸运动,以减少肢体淤血。肥胖的老年患者,合并心脏病、偏瘫、恶性肿瘤的,或既往有静脉血栓症病史者应酌情做预防性治疗,可口服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如阿司匹林(0.3g/d)或双嘧达莫(400~600mg/d),肌内注射小剂量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