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肌功能不全是指乳头肌病变引起其收缩功能障碍或乳头肌方位改变而不能维持二尖瓣的正常关闭状态,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症候群。临床所指乳头肌功能不全是指左室乳头肌病变。由于乳头肌收缩牵拉瓣膜做功最大,但因处于心室最内层,供血来自冠状动脉的终末部分,在冠脉供血减少时,最容易发生乳头肌缺血与坏死。
(一)发病原因 1.乳头肌缺血、梗死及纤维化老年乳头肌功能不全最常见原因是冠心病和主动脉狭窄。前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使供血减少,后者是主动脉瓣狭窄致心输出量降低而使冠脉血流减少。心绞痛发作时,因乳头肌缺血不能维持其本身的张力以抗拒左室收缩时所产生之压力,引起一过性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发作间歇期因乳头肌供血...
临床表现取决于起病缓急、二尖瓣反流量及原发病。逐渐发生的轻度乳头肌功能不全,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悸、气急、咳嗽、乏力等左心衰表现。乳头肌断裂发生急性二尖瓣大量反流,导致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乳头肌断裂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5~7天,少数在3周内。后内侧乳头肌断裂常见于急性穿透性下壁心肌梗死...
1、定时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观察其动态变化。 2、血流动力学检查,发现肺动脉楔压,曲线有一巨大V波。 3、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可区别是乳头肌功能不全还是乳头肌坏死。 4、心肌酶谱: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
诊断本病还需与室间隔穿孔、二尖瓣环钙化和二尖瓣黏液样变性等疾病相区别。本病一般不发生瓣膜的粘连和瓣叶边缘变形,结合病史、体查和生化检查可与其他炎症等原因所致的瓣膜疾病相鉴别。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老年风湿性心瓣膜病者的瓣叶体部也有钙化发生。究竟属何种瓣叶病变,除病理检查外现有的手段往往难以鉴别,有可能两者并存。
1、心力衰竭:由于酸碱平衡失调,可能会引起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力衰竭,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2、心源性休克:由于损伤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
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积极采用各种方法如溶栓,急诊冠脉腔内成形术,旁路移植术等,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尽快再通,以挽救濒死心肌,有效限制或缩小梗死面积。 ②维持血压稳定,AMI如发生低血压和休克时,要严格控制升压药物的浓度和滴速,使血压平稳上升至合适水平,切忌血压突然和较大的波动,如有高血压需用降压药时,可使...
(一)治疗 乳头肌功能不全引起轻度二尖瓣反流和心衰者,可用药物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常需手术治疗。为了使患者能耐受血管造影和手术治疗,术前宜先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和扩血管药物治疗24h,以最大限度地改善血流动力学。乳头肌断裂者宜作二尖瓣置换术,必要时加作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疗效取决于术前心功能状态,如射血分数&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