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老年人尿崩症
老年人尿崩症
疾病概述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多数是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一部分是由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反应减低的肾性尿崩症,也有一部分是水摄入过度引起的尿崩,也称作原发性烦渴。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性、神经源性)  (1)下丘脑-垂体区的占位病变或浸润性病变: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性病变,原发的如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脑膜瘤、垂体腺瘤、胶质瘤、星型细胞瘤;继发的如肺或乳腺转移癌,也可为淋巴瘤、白血病等。肉芽肿性或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组织细胞增生、黄色瘤、...
主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是多尿、烦渴、多饮,24h常见的尿量为5~10L,严重病例每昼夜尿量可达16~24L以上,也有报道达40L/d者,尿清水样无色,日夜尿量相仿,不论白天或晚上,每30~60min需排尿和饮水。尿比重低,在1.008以下,更接近1.001。尿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300mmol/kgH2O)。轻症病...
疾病检查
  1.尿比重测定取任意尿测定尿比重,中枢性及肾性尿崩症尿比重<1.005。  2.血浆和尿渗透压测定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血浆渗透压可能高于正常,尿渗透压多小于血浆渗透压。部分性尿崩症者尿渗透压可超过血浆渗透压,但<600mmol/L。而精神性烦渴者,其血浆渗透压可能略低。  3.禁水加压素试验  (...
鉴别诊断
  尿崩症应与其他内科常见疾病所致多尿相鉴别。  1.糖尿病此病常有多食、消瘦、多饮多尿,化验血糖升高,尿糖阳性,易鉴别。需注意个别病例既有尿崩症,又有糖尿病。  2.高尿钙症见于甲旁亢、结节病、维生素D中毒、多发性骨髓瘤、癌肿骨转移等,有原发病症状,以资鉴别。  3.高尿钾症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病、失钾性...
并 发 症
  可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肾盂扩张、低血钾症、低钠血症、水中毒等。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2.肾功能不全(renalinsufficiency)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疾病预防
  尿崩症的预防工作可以分为3级。  1.一级预防避免尿崩症的发病。各类尿崩症发病原因不同,针对其病因,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对于避免或减少尿崩症的发病,不无益处。如对于精神疾病、神经官能症者,加强护理,限制每天饮水量,量出为入,可以防止尿崩症的发生。对于低血钾、高血钙、糖尿病、肾盂肾炎等疾病,及早采取有效治疗,也可以作为...
如何治疗
  (一)治疗  1.激素替代治疗病人已基本不能分泌释放AVP,即完全性尿崩症时,需激素替代治疗。由于尿崩症一般为终生疾病,需长期用药,其中以去氨加压素(DDAVP)为最佳,国内已推广使用口服片。  (1)垂体后叶素水剂:常用剂量为5~10U,皮下注射。作用时间为3~6h。因作用时间短,目前是围术期和意识不清的病人采用...
0.29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