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呈现典型的“巨幼变”。细胞核发育障碍,细胞分裂减慢,与胞质的发育不同步,即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不平衡。细胞体积增大呈现形态与功能均不正常的巨幼改变。这种改变可涉及红细胞、粒细胞及巨核细胞,且细胞未发育到成熟就在骨...
(一)发病原因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 1.叶酸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如食物中缺少新鲜蔬菜,过度烹煮或腌制食物可使叶酸丢失。乙醇可干扰叶酸的代谢,酗酒者常会有叶酸缺乏。小肠(尤其是空肠段)炎症、肿瘤手术切除后,热带口炎性腹泻均可导致叶酸的吸收不足。 (2)需要量...
1.贫血起病大多缓慢,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者。常需数月。由于体内叶酸贮存少,在某些接触氧化亚氮者、ICU病房或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也有发生。临床表现为中度~重度贫血。除一般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外严重贫血者可有轻度黄疸。可同时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偶有感染及出血倾向。 2.胃肠道症...
1.血象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MCV>100fl),血象往往呈现全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均可减少,但比贫血的程度为轻。血涂片中可见多数大卵圆形的红细胞和中性和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可有5叶或6叶以上的分叶。偶可见到巨大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增生明显增多,...
应和引起全细胞减少,大细胞性贫血、骨髓有巨幼样改变的疾病相鉴别。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名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镜下显示大细胞,正色素。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内。轻度或中度贫血占大多数,面色腊黄、疲乏无力。因贫血而引起骨髓外造血反应,且呈三系减少现象,故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精神神经症状: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或不哭、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如原来已会认人、会爬等,病后又都不会,此外尚有不协调和不自主的动作,肢体、头、舌甚至全身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甚至抽搐。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不振、舌炎、舌下溃疡、腹泻等
叶酸广泛存在于蔬菜、瓜果、肝、肾和奶制品中。成人每天饮食中的叶酸含量为50~数百毫克,叶酸对热和光敏感,在烹调时易受破坏。食物中的叶酸呈多谷氨酸盐,在胃肠道经解聚酶作用变为单氨酸盐,主要在空肠近端吸收。维生素B12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人类每天食物中维生素B12含量平均为5~30µg,而人体吸收量仅为1~5µg。食物...
(一)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 2.对偏食与吃素者写出饮食改进方法,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调习惯。 3.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叶酸缺乏:口服叶酸5~10mg,3次/d。胃肠道不能吸收者可肌内注射四氢叶酸钙5~10mg,1次/d。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一般不需维持治疗。 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