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papulosis)为一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其特点为慢性、复发性、自限性丘疹结节性皮肤损害。
流行病学 淋巴瘤样丘疹病任何年龄可以发病,约占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15%,平均发病年龄35-45岁,男女发病比率约为1.5:1。 发病机制 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EBV、HTLV-1等病毒感染有关,但一直没有确切证据支持。CD30+肿瘤细胞表面的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发生突变被认为是肿瘤进展的重要机...
淋巴瘤样丘疹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常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大多数典型病例,其损害和经过类似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不同之处是损害较大,数目较少和坏死倾向较大,原发皮损为红色丘疹,直径可达约1cm,可进展为丘疹水疱性,丘疹脓疱性或出血性,数日数周后,表面坏死(图1),典型损害可在8周内自愈,大多数倾向慢性,不...
淋巴瘤样丘疹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组织病理:组织学上对本病有诊断价值,真皮呈楔形,斑片状或血管周围浸润,较大损害浸润可占据整个真皮,浸润可累及表皮伴炎症细胞亲表皮性,损害进展时,可发生表皮坏死及糜烂,真皮血管可见纤维蛋白沉积,偶可见淋巴细胞性血管炎,真皮浸润细胞由淋巴细胞,嗜酸白细胞和中性...
一、苔藓样糠疹 角化不全灶中可见均一淡红染的浆液,形成角层鳞屑-痂,偶可见角层微脓疡,表皮轻度增生,棘层稍肥厚,有时可见灶性海绵水肿及气球样变,界面轻度空泡改变,真皮浅层轻度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可见少许噬色素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中等量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偶见外溢的红细胞。 二、虫咬性皮炎 好发季节:夏...
可以并发蕈样肉芽肿(Mycosisfungoides,MF),旧称蕈样霉菌病,属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是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皮肤淋巴瘤的54%。其特征是经过斑片期、斑块期最后发展为肿瘤期,或是其他具有相似临床经过的临床病理变异型。
虽然有的家庭可能出现不止一个淋巴瘤患者,但是目前尚未发现淋巴瘤有非常明显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这与家族性乳腺癌、结肠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此外,如上文所述,虽然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很可能与部分细菌病毒有关,但是肿瘤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感染只是其中一个外在因素,目前也没有发现淋巴瘤有传染的倾向性和群发性。因此,作为淋巴瘤...
淋巴瘤样丘疹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尚无证据证明治疗能防止继发性淋巴瘤的发展。但如患者有症状需要治疗和治疗副作用较少时,亦可适当治疗。如高强皮质类固醇激素;PUVA系统性或局部治疗。局部应用卡莫司汀(卡氮芥)10mg/天,共治疗4~17周,可抑制损害而无骨髓抑制。甲氨蝶呤(MTX)每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