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与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增殖分化异常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贫血和恶病质等。虽然淋巴组织主要集中于淋巴结、脾脏、骨髓、扁桃体等器官组织,但其分布广泛,遍及全身,因此淋巴瘤除主要起源于淋巴组织集中的器官外...
(一)发病原因 淋巴瘤病因尚不清楚。在其病因研究中,病毒学说一直颇受重视,早期研究发现淋巴瘤可能与EB病毒有关。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某些反转录病毒可能是淋巴瘤的病因,如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Ⅰ)被证明是这类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另一反转录病毒HTLV-Ⅱ近来被认为与T细胞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
淋巴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贫血和恶病质等。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最多。 1.肾外表现 (1)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大多在疾病晚期才出现。最常见的症状有疲倦、乏力、发热、多汗、体重减轻。HD患者还常见皮肤瘙痒,全身瘙痒可以是HD病人的唯一全身症状。 (2)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应该做哪些检查? 尿常规异常可见蛋白尿,血尿;少尿和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不全症状,尿蛋白>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 1.骨髓活检 大多无特异性发现,晚期病例骨髓活检有可能找到R-S细胞。 2.淋巴结活检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淋巴结作活检,最好挑选颈后,锁骨上或滑车...
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淋巴瘤引起肾损害应与其他淋巴增生性恶性病变,白血病及其他伴有淋巴结肿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实体肿瘤引起的肾损害相鉴别。淋巴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贫血和恶病质等。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最多。
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主要并发症可因淋巴瘤细胞广泛浸润双侧肾脏,产生高血压、少尿和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不全症状。可因尿酸梗阻性肾病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恶性淋巴瘤可因后腹膜增大的淋巴结压迫尿路引起梗阻性肾病,严重者出现急性肾衰。淋巴瘤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肾静脉,造成单侧或双侧肾静脉血栓形成。
淋巴瘤的预防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分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1)避免吸烟: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
(一)治疗 1.淋巴瘤的治疗可采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化疗目前多采用氮芥、长春新碱、丙卡巴肼(甲基苄肼)、泼尼松联合治疗,早期治疗淋巴瘤缓解者,肾脏损害多减轻。 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联合化疗时,尤其是在肿瘤负荷量较大患者,应注意充分水化和别嘌醇的预防性治疗,并密切监测肾功能。 2.淋巴瘤并发肾损害的治疗除外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