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裂谷热
裂谷热
疾病概述
  裂谷热(riftvalleyfever)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经蚊类媒介或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感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肌痛、衰竭、畏光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裂谷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的白蛉热病毒属,呈球型,直径80~100nm。有长约5~10nm的长纤突多肽包膜,3个螺旋状的核体,含单链RNA基因组为L、M及S三个亚单位组成,多数病毒有三种主要病毒体多肽。该病毒在感染的细胞质中复制。在外界对脂溶剂如乙醚、脱氧胆酸盐及对热敏感。而在4℃可保存数月,-20...
主要症状
  潜伏期3~6天。骤起高热(38~40℃),可为双峰热,热程可达1周。并有畏光、剧烈头痛、肌痛及相对缓脉。常无皮疹,偶有皮肤黏膜小出血,罕见大出血。恢复顺利。白细胞计数减少,并发症可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及中心暗点,少数可致视网膜剥离,罕见脑炎(多发生于发热后3~12天)。  依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可作初步诊断。...
疾病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常规:病程1-2天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增高,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继而白细胞下降,可<2×109/L。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延长,凝血因子II、V、VII、IX显著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和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  (2)尿常规:可见少量尿蛋白、红细胞、管型。...
鉴别诊断
  需要与流感、乙脑、病毒性肝炎、布氏杆菌病、Q热、其他各种病毒性出血热等鉴别。  1.流行性感冒: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呼吸道症状较轻,高热持续2-3天后缓解,呈双峰热,确诊需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  2.乙脑:夏秋季流行,蚊虫叮咬,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一般无肝...
并 发 症
  并发出血性休克、颅内出血,部分患者可并发肝炎、脑炎、视网膜病变等。  1、脑炎  (1)全身毒血症状  发热、头痛、身痛、恶心、呕吐、乏力。少数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现。热程约7~10天。  (2)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第2病日后,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摇摇无依。脑神经...
疾病预防
  在本病流行区内,防蚊灭蚊是极重要的预防措施。减毒活疫苗在南非已用于人及动物。近年甲醛灭活疫苗已用于兽医等受染危险性较大的人员,可免疫2年以上。其他预防措施如下述:  1、控制传染源  家畜的预防接种: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应在动物疫情发生前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  (1)避免与患病动物组织、体液等接触,不...
如何治疗
  裂谷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裂谷热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家畜的预防接种: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应在动物疫情发生前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  (1)避免与患病动物组织、体液等接触,不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  (2)灭蚊防蚊。  3、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人用疫苗。防护措施主...
0.29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