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位皮炎本病是婴幼儿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头面部,严重的也可在躯干、四肢。离位皮炎患者具有先天性易过敏的体质,故发病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主要致敏原有屋尘(螨)、动物羽毛、真菌、花粉和事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蛋白质,此外,气候突变,感染等常使病情恶化。离位皮炎多于出生后2个多月发病。患儿常较胖,先在前额、颊部发...
离位皮炎患者具有先天性易过敏的体质,故发病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主要致敏原有屋尘(螨)、动物羽毛、真菌、花粉和事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蛋白质,此外,气候突变,感染等常使病情恶化。离位皮炎多于出生后2个多月发病。患儿常较胖,先在前额、颊部发生潮红斑片,伴有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常剧痒,因搔抓及摩擦而致糜烂、渗液、出血及...
离位皮炎多于出生后2个多月发病。患儿常较胖,先在前额、颊部发生潮红斑片,伴有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常剧痒,因搔抓及摩擦而致糜烂、渗液、出血及结痂等,以后向邻近部位发展,累及头皮、双耳、颈部,重症者可延及躯干、四肢与臀部。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往往因出牙而使病情加重。
本病患者可见面颊部出现高出皮肤表面的丘形的红疹,之后蔓延到额、颈、胸部。有的红疹变为水疱,破溃后有水液渗出,最后结成黄色痂皮。病理学检查:病变组织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浸润。其他检查:血常规、血沉、过敏原、免疫球蛋白等。
本病的临床表现和湿疹极其相似,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故鉴别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皮疹特点以及病理学检查进行区分。
也有发生于1岁以上的消瘦婴儿,皮肤干燥,伴淡红色斑或扁平小丘疹,表面附灰白色糠秕样鳞屑,或呈片状渗出,边界不清,皮损主要见于面部及四肢,剧痒。如果有皮肤破裂的患儿,可因抓挠合并细菌感染,严重时可有脓毒血症样表现,如发热,出现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1.衣着 ①避免穿化纤或毛织的衣服,最好穿棉质衣服。冬天需羊毛衣物,应该先穿棉质衣服,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穿夏天应选择吸汗、透气的衣服,并且在出汗后马上更换。 ②避免使用强烈洗衣粉洗衣服 ③穿衣要适量,不宜过多。 2.饮食 ①避免喂食过多,造成消化不良,损伤脾胃 ②避免吃会引起过敏的食物。或者可以尝试喂食少...
1.内治法: 服用非那根糖浆或苯海拉明糖浆,也可与复方维生素B糖浆、维生素C等一起服用。 具体做法是,0.2%苯海拉明糖浆1-2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 2.外部: 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锌糊剂,冬季可加用10%鱼肝软膏或50%甘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