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肢端皮炎(acrodennatitiscontinua)的病因不明。因在破溃的皮损内可以培养出多种葡萄球菌,故过去认为是化脓性感染。但脓疱是无菌的,故现已不认为是感染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与脓疱性银屑病相同,故有人认为本病与脓疱型银屑病、疱疹样脓疱病是同类疾病。
(一)发病原因: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可能和外伤后感染有关,但无菌性脓疱和对治疗抵抗为本病的特点。(二)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不详,病理学检查可见组织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或一过性嗜酸粒细胞增多。
本病好发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病人多见。多数是由外伤后引起,初发时为一个手指或足趾的两侧,出现无菌性小脓疱,几天以后脓疱干涸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下光红的糜烂面,但不久又有新的脓疱出现,损害不断扩展,可以侵犯整个指、趾、手背及足背。此病人很少成为全身性或扩展到远处。本病主要侵犯手、足的肢端,偶尔可侵犯口腔粘膜,指(趾)甲受...
临床皮肤检查:初发时为一个手指或足趾的两侧,出现无菌性小脓疱,几天以后脓疱干涸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下光红的糜烂面,但不久又有新的脓疱出现,损害不断扩展,可以侵犯整个指、趾、手背及足背。此病人很少成为全身性或扩展到远处。本病主要侵犯手、足的肢端,偶尔可侵犯口腔粘膜,指(趾)甲受累比较常见。病理学检查:可见组织的白细胞总数...
本病应与湿疹,掌跖脓疱病,手足癣鉴别。 1.泛发型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常有银屑病史或同时有寻常型银屑病。组织病理可见Kogoj海绵状脓疱,周围有银屑病病理改变。 2.角层下脓疱病脓疱疱液上部澄清,下部浑浊,无全身性疾病及粘膜损害,为角层下脓疱。
本病由于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尽量防止皮肤长时间在强烈的日光下和寒冷、炎热、大风等气候恶劣的状态下暴露。这些气候条件容易使皮肤发痒、红肿,或者使原有皮肤病的皮损加重,严重的还会出现糜烂、流水,尤其是急性皮肤病患者更要注意。禁止用手搔抓患处(如掀皮屑、挤水疱、搔抓皮肤等)否则更容易使皮肤受伤,病情加重,甚至引发中毒感染。切忌用过热的水烫洗患处。疾病在...
目前西医认为治疗困难,认为可以服用各种锌制剂,口服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大剂量维生素E。但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长期用副作用大,易产生依赖性与停用后的反弹加重,应慎重选择。 另外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可由临时效果。但长期用副作用大,也易产生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