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麻疹样红斑
麻疹样红斑
疾病概述
  麻疹样红斑(erythema morbilliforme)为一种急性全身性红斑,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常伴随瘙痒。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多为解热止痛药,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部分病例和药物过敏有关。
主要症状
      突然发病,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开始为红色、帽针头至米粒大的丘疹,后逐渐发展为斑疹或斑丘疹。初鲜红色以后变为暗红色,可相互融合,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部明显,类似麻疹,以后扩散至四肢及面部,可出现黏膜红斑,可伴随中至重度瘙痒,严重者可伴发小出血点,皮疹一般持续1~2周,以后皮疹逐渐消退,约2...
疾病检查
     1
鉴别诊断
需与猩红热、麻疹、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葡萄球菌性猩红热样疹鉴别。  1.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2.中毒性休克:一种由葡萄球菌外毒素引起的综合征,其特征为高热、呕吐、腹泻...
并 发 症
        本病通常伴有皮肤的瘙痒,患者经常抓挠皮肤,以及皮肤的角化异常可造成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
疾病预防
       本病和过敏因素有关,同时也和使用药物有关,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多为解热止痛药,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故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使用过敏的药物。
如何治疗
      治疗  皮损由于可自然消退,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与药物过敏有关者应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并发感染时,选用抗生素。  1.抗组胺药选用H1受体拮抗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4mg,3次/d,苯海拉明25mg,3次/d,亦可选用氯苯那敏(扑尔敏)20mg,苯海拉明50mg肌注。  2.非特异性脱敏药物...
0.29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