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肉芽肿(Granuloma faciale)1945年由Nigley首先报告。亦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面部肉芽肿。
(一)发病原因 皮损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血管内或血管周围主要为IgG沉积,提示本病可能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慢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慢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本病患者的特征症状可见皮损为一个或多个红褐色或紫红色斑块,斑块直径可达数厘米,除毛囊口扩张外,皮损表面正常,好发于鼻、颧、前额部,少数还可发生于面部以外的部位如前臂、颈、胸。可伴有瘙痒,患者可因抓挠造成皮肤破溃。但本病不侵犯内脏,可自行缓解。
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致密多形性浸润,主要位于真皮上部,在某些部位还可伸向真皮深部,甚至皮下组织。浸润不侵犯表皮或毛皮脂腺附件,并由狭窄的正常胶原境界带,将表皮与浸润分开为本病的组织病理特点。多形性浸润大部由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经常有些嗜中性粒细胞核发生碎裂,形成核尘。许多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内及其周...
本病应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鉴别。本病有表皮下无浸润带,浸润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而持久性隆起性红斑浸润中几乎无嗜酸性粒细胞,亦不出现无浸润带。同时应和面部的皮肤结核相鉴别,两者临床表现类似,但病理学检查后者可见结核肉芽肿样病理学改变。
本病可因淋巴管堵塞发生皮的橡皮肿样改变,且患者可因抓挠造成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本病皮损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血管内或血管周围主要为IgG沉积,提示本病可能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慢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故预防应针对病因进行,通常可链球菌的感染有关,感染后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诱发过敏性损伤。故增加运动,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可增强抵抗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应尽早治疗,可降...
(一)治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小剂量氨苯砜25~100mg/d有效。糖皮质激素对抗体具有封闭作用,故临床上亦可用puvA治疗或皮损内注射皮质激素治疗。对于重症病例的患者,也可以使用丙种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但后者价格比较贵,临床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二)预后 不侵犯内脏,可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