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是一种慢性特异性炎症。面颈部是放线菌病的好发部位之一,亦可累及涎腺,但比较少见。
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特异性炎症。面颈部是放线菌病的好发部位之一,亦可累及涎腺,但比较少见。 发生在人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以色裂放线菌,此菌为厌氧、革兰氏染色阳性、非抗酸性的。很多人口腔内有此菌存在,由于炎症可引起组织缺氧和抵抗力降低,有利于放线菌生长和蔓延,可侵及涎腺。发病年龄主要在2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
发病年龄主要在20~50岁,男性常为女性的2倍。 早期症状为涎腺局部出现无痛性小肿块,逐渐增大。检查发现腺体肿大,组织较硬,并有压痕,挤压腺体导管口无分泌物流出。肿块不活动,很快有脓肿形成,出现疼痛或热感,表面皮肤呈暗红或紫色,板状硬,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炎症继续发展,表面皮肤变软,脓肿逐渐破溃,流出淡黄色...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细菌学检查。如果早期临床不能确诊,必要时可做活体组织检查。查体:局部肿块不活动,很快形成脓肿,出现疼痛或热感,表面皮肤呈暗红或紫色,似板状硬,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炎症继续发展,表面皮肤变软,脓肿逐渐破溃,流出淡黄色黏稠脓液。肉眼或取脓液染色检查,均可查见“硫磺颗粒”。破溃排脓后的炎症...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细菌学检查。如果早期临床不能确诊,必要时可做活体组织检查。放线菌侵入组织后,可引起组织坏死及形成脓肿,其中有放线菌颗粒(actinomycotisgranules)或称为“硫磺颗粒”(sulphurgranules),由菌体和菌丝组成,色淡黄,直径可达数百微米。镜下见嗜碱性不规则分叶体,中央部呈均...
放线菌侵入组织后,可引起组织坏死及形成脓肿,其中有放线菌颗粒(actinomycotisgranules)或称为“硫磺颗粒”(sulphurgranules),由菌体和菌丝组成,色淡黄,直径可达数百微米。镜下见嗜碱性不规则分叶体,中央部呈均一性,边缘部有辐射状分支细丝,细丝顶端常有胶体鞘膜,形成玻璃样杵状体。...
因放线菌病绝大多数是内源性感染,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常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故尽量避免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引起放线菌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放线菌病有很大意义。 拔牙、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积极做好灭菌工作,避免放线菌侵入组织。
以抗生素为主。如有脓肿形成,应手术切开排脓,可收到控制炎症的效果。 一.药物疗法抗生素及磺腔药对放线菌病都有明显疗效。 1.一般应用大剂量青霉素G治疗,每日200万U以上,肌注或加普鲁卡因局部病灶封闭。有条件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如与链霉素、四环素等联合使用,可能提高疗效。 2.磺胺类药物可以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