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肝炎系指可逆性严重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导致肝小叶中央坏死,常由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肝外伤及心脏手术后,致心源性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特别是与休克后肝脏再灌注性损伤有关。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显著性升高,但无肝炎病毒感染及肝毒性药到病除物的证据。
发病机制涉及黄嘌呤氧化酶介导的肝内氧自由基生成、补体激活等。 肝小叶中央坏死,甚至整个肝小叶受累,并可有淤血。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用损肝药物:四环素、红霉素、雷米封、利福平、甲基多巴、双醋酚汀、磺胺类、麻醉药等许多药物会加重肝脏的损伤。通常用作退热止痛的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对肝脏也有毒性作用。
本病诊断应具备以下各项指标: 1.重度低血压后3日内出现ALT、AST的显著而持续地升高; 2.除外近期内急性心肌梗死; 3.缺乏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并除外毒素和化学物所致的肝损害。 一、.基础疾病的表现 本病多见于心脏手术后,特别是同时施行多个瓣膜的人造瓣膜替换术,急性心肌梗死和重度心律失常所致...
血常规,X射线,CT等。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1.急性病毒性肝炎 本病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肝炎标志物,如甲型、乙型、丙型乃至于丁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抗体,或核酸分子(PCR法)明确之,但对带病毒患者发生缺血性肝炎则存在一定困难。缺血性肝炎患者氨基转移酶(ALT、AST)常于发病后48小时迅速升高,5~10日内即复常,而病毒性肝炎则变化较慢。缺血性肝炎LDH明显升...
本病多并发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肝外伤及心脏疾病。也可有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及疼痛,黄疸和肝脏肿大。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肝脏组织本身就处于淤血缺氧状态,若此时伴发体循环低血压或休克,肝小叶中央细胞缺血缺氧就会更加明显。在体循环低血压或休克的前提条件下,右心衰竭对IH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多数患者可逆,可能与本病坏死后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存在并作为肝细胞增生模板有关。本病极少出现肝功能衰竭。病死率常由原发基础疾病决定。 ①用药忌过多过杂。很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能增加肝脏负担,反而对肝病不利。有的患者经过长时期的西药治疗,病情反而越来越重,最后停用了全部西药...
本病治疗以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为宜。积极的强有力的利尿可使血容量进一步降低,加重肝脏缺血而可使血容量进一步降低,加重肝脏缺血而促进肝细胞坏死值得注意。多巴胺可增加肝脏血流量并具有强心作用,可供选用。其他防治休克/再灌注性肝损伤的药物尚处于实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