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日光角化病
日光角化病
疾病概述
  日光性角化病(solarkeratosis)又称老年角化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主要发生于暴光部位,皮损为褐色角化性斑片,表面覆以不易剥离的黑褐色鳞屑。常单发。病程慢性。若皮损迅速扩大呈疣状或结节状,甚至破溃,则提示有恶化鳞癌的可能。
疾病病因
   日光、紫外线、放射性热能以及沥青或煤及其提炼物均可诱发本病,患者的易感性起决定作用。日光性角化病又称光线性角化病或老年角化病;是一种皮肤长期遭受日光照射后而引起的癌前期病变;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暴光部位,部分损害可发展成鳞癌。
主要症状
  皮损为红到淡褐色或灰白色圆形、不规则形角化性丘疹,境界清楚,表面附着厚度和范围不等的干燥粘连性鳞屑,不易剥离,周围有红晕,偶尔皮损明显角化过度形成皮角。大小不等,直径自一或数毫米到1cm或更大。皮损发生部位,通常先有明显的日光损伤,表现为干燥、皱缩、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也常伴发老年性雀斑样痣。好发于暴露部位,以面部...
疾病检查
   日光性角化病的组织象示表皮病变处与周围正常部分明显划分,因切面关系其界线从不呈直形而大都为斜行。末端毛囊和毛囊漏斗外毛根鞘以及汗腺导管一般不受累。常可分为三型:  ①肥厚型:轻至中等度乳头状瘤增长,表皮明显角化过度,灶性粒层增厚或消失,部分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与萎缩相交替,表皮突略向下不规则延伸。整个棘层细胞排列紊...
鉴别诊断
  诊断  1.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  2.发病与长期日晒有关,以面、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见。  3.皮损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角化过度性斑块,早期近正常肤色,以后渐呈暗褐色,周围轻度红晕,表面粗糙,覆粘着性鳞屑。  4.病变发展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约20%癌变。  5.组织病理:①为癌前病变,可见细胞排列紊乱,少数细胞有异...
并 发 症
   本病的发生与日光照射密切相关尤其是中波紫外线(光谱为280~320nm)故在户外工作或经常外出者,最好在日光暴露部皮肤上擦防晒剂,如5%二氧化钛软膏、5%对氨基苯甲酸膏和防晒霜等。也可在外出时打伞或戴遮阳帽。由于本病多数无自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但该病20%可发展为癌,有较高的癌变率。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疾病预防
  本病的发生与日光照射密切相关尤其是中波紫外线(光谱为280~320nm)故在户外工作或经常外出者,最好在日光暴露部皮肤上擦防晒剂,如5%二氧化钛软膏、5%对氨基苯甲酸膏和防晒霜等。也可在外出时打伞或戴遮阳帽。由于本病多数无自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但该病20%可发展为癌,有较高的癌变率。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
如何治疗
  本病有可能转化为皮肤癌,故应早期治疗。  1、全身治疗多发性病损者可口服B-顺维甲酸或芳香维甲酸依曲替酯,0.5~1.0mg/(kg·d)。  2、局部药物治疗  (1)氨苯甲酸制剂外搽:氨苯甲酸5ml、乙醇60ml、甘油10ml,加水至100ml制成氨苯甲酸制涂剂,1次/d。  (2)抗肿瘤药物:对泛发者或采用抗...
0.29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