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是儿童期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但较多的缺损患者出生后可自行闭合,故成年人少见,心室间隔缺损可单独存在,亦可作为法洛四联症或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一部分。
(一)发病原因 妊娠初3个月内风疹病毒感染(可能也包括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的感染)影响胎儿心血管发育,妊娠期间母亲服用可致畸形的药物,高原地区氧分压低的环境,早产使胎儿无足够时间完成发育等是引起先心病的环境因素。其他如孕妇高龄(35岁以上)、营养不良、酗酒、早期先兆流产,接触放射线等也可能是致病因素...
1.症状缺损小、分流量小的病人可无症状,预后较好,往往能达到生育期,因之合并妊娠也多见此种类型。缺损大而分流量大者,又未经手术矫治者,发育不良,劳累后有心悸、气喘、咳嗽、乏力,肺部感染等症状,预后较差,少数患者能达到生育期,怀孕后常由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而引起死亡。 2.体征典型的体征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响亮...
1.X线检查缺损小的可无异常发现,缺损大的有肺充血,肺血管影增粗,肺动脉总干弧凸出及左、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显著高压时,有显著的右心室增大。 2.心电图检查缺损小的心电图正常,缺损大的可示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合并肥大,右束支阻滞等变化。肺动脉显著高压时,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伴有劳损。 3.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室间...
1.心房间隔缺损大心室间隔缺损,尤其在儿童病人,须与心房间隔缺损相鉴别。室间隔缺损杂音的位置较低,常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且多伴有震颤、左心室常有增大可资鉴别。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等可有助于确定诊断。 2.肺动脉口狭窄漏斗部型的肺动脉口狭窄,杂音常在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听到,易与心室间隔缺损的杂音混淆。但...
心室间隔缺损可合并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大血管错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畸形。高位缺损常合并其他心血管异常,如妊娠前未经修补手术,妊娠后可使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1、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及时进行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等,预防生心力衰竭,有肺动脉高压的产生。严重者考虑终止妊娠。 3、 做好孕期检查是有必要的,如唐氏筛查、超声监测、血HCG检查、血常规等检查。
(一)治疗 1.孕前小型室间隔缺损,常于6岁时自发性关闭,临床问题不多。大型室间隔缺损,很难自发关闭,患者应于孕前进行室间隔缺损手术矫治。当缺损较小,分流亦小时,若妊娠前未经手术修补,虽不会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存在着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缺损大者,妊娠期可加重心衰和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也明显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