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适应障碍的发生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发病原因 本障碍是个人对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如丧偶、出国、移民、参军、退休等)不能适应,而持续处于情绪障碍和不良适应行为的一种异常状态。由于对同样的应激源许多人都能顺利处置,无任何异常反应,而病人却出现精神障碍,说明个人的易感性对适应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仍需肯定如果没有应激源,也就不会发生这种...
本病的发病多在应激性事件发生后1~3个月之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常见焦虑不安、烦恼、抑郁心境、无能力感,胆小害怕、注意力难以集中、惶惑不知所措和易激惹等。还可伴有心慌和震颤等躯体症状。同时可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而影响到日常活动。病人可感到有惹人注目的适应不良行为或暴力冲动行为出现...
心理障碍的诊断需要做必要的相关心理检测和脑功能检查,心理障碍正确区分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常常有困难,其原因有四: 1、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可见的,只能通过个体的言语和行为推测他的心理活动过程。 2、心理活动受多种因素如环境、人际和社会文化关系等的影响,而言语和行为亦是如此。 3、心理活动的个体差异很大。 4、正...
1.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同属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两者在病因方面难以说明孰轻孰重。主要鉴别在于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急性应激障碍有异乎寻常的应激事件,发病迅速,症状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内充分发展。以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突出表现,而不是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此外,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完...
慢性频繁的应激反应,使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神经性头痛、胃溃疡等慢性疾病,而过分剧烈的情感应激,如过喜、过悲则极易引起脑中风,肌梗塞等“愁白头”、“笑死人”的情形。由于应激反应时还伴随着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显著地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力,故应激状态可增加对传染病的易感性。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社会适应”是指具备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在纵横交错的人类群体中,能应付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具备处理和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学生社...
(一)治疗 1.基本要点 (1)心理—环境治疗:这是应激相关障碍的主要治疗之一,应尽可能去除精神因素或脱离引起精神创伤的环境,转移或消除应激源。通过疏泄、解释、支持、鼓励、指导等,帮助病人摆脱痛苦,认识疾病,面对现实,配合治疗,提高适应能力。 (2)药物治疗:对适应障碍的病人药物治疗不必作为首选的方法,但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