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原发于上颌窦、具有细长茎蒂、向后突出于鼻孔的息肉。这种息肉有其自身病理和临床特点,一般认为它可能是区别于一般鼻息肉的另一种息肉病变。本病多发于青少年,男女发病率无差异。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明确。息肉源发生于上颌窦,然后以细长茎蒂通过上颌窦在中鼻道的窦口进入鼻腔,向后滑向后鼻孔并可突入鼻咽部。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也不明确,鼻镜检查可见局部充血、水肿,故认为本病和感染有一定的关联。
经前、后鼻镜检查及结合病史,易作诊断。但对少年患者应注意与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相鉴别,后者质地较硬。作此鉴别时不可贸然取病理活检。 病因尚未明确。息肉源发生于上颌窦,然后以细长茎蒂通过上颌窦在中鼻道的窦口进入鼻腔,向后滑向后鼻孔并可突入鼻咽部。Stammberger(1986)用鼻内窥镜检查发现息肉起源于上颌窦窦腔内...
前鼻镜检查常可见灰白色的光滑茎蒂向后伸展。若用麻黄素棉片充分收缩鼻甲,还可看到茎蒂起自中鼻道,触查质软并可移动。后鼻镜检查可见息肉半透明,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位于后鼻孔或鼻咽部。坠入咽部的息肉在软腭上举时更易看清。 X线检查可见患测上颌窦粘膜增厚,并时有半圆形小的囊肿阴影。
本病需要和鼻息肉相鉴别。鼻息肉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鼻息肉多来源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高度水肿的鼻粘膜由中鼻道、窦口向鼻腔膨出下垂而形成息肉。可伴有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如息肉突入鼻咽腔继续增大,可产生双侧鼻塞。体积巨大者可坠入口咽部而引起异物感,可造成呼吸困难,以及夜间打鼾,打鼾可诱发呼吸暂停,故本病为猝死的始动因素之一。如果鼻息肉破裂合并感染,严重的感染可浸入血液造成脓毒血症,这属于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本病的病因不明确,引起鼻息肉的机制也不详尽,做到下述可一定程度上减少鼻息肉的发病率。 1、本病大多为各种鼻病的继发症或并发症,故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鼻病。 2、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 3、平时在鼻腔少用薄荷、冰片制剂。 4、忌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5、鼻腔清洗介入疗法。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鼻腔部分可用圈套器绞住其蒂部拉出,如息肉过大难以从前鼻孔拉出,可在近中鼻道处将茎蒂切断,使后鼻孔大息肉从咽部吐出。不过事前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息肉坠入喉咽部。最好在后鼻镜观察下,自口咽部进入鼻咽部,钳住息肉并将其拉出。 单纯切除后鼻孔息肉尚不能避免其复发,必须将其窦内部分一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