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疾病概述
  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eonatalalloimmunethrombocytopeni,NAT)是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个类型,表现为出生时无症状,血小板正常,出生后数小时全身散在紫癜,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出现颅内出血。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是孕妇的自身抗体通过胎盘,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ITP的孕妇所生婴儿中约50%伴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患病期间新生儿的发病率更高些,也有孕妇血小板数正常而有20%新生儿出现血小板减少。与本病有关的抗原常见的为PLA1,其他如PLF2a、BaK9。  (二)发病机制  胎儿血小板上有来...
主要症状
  主要临床特征为新生儿出生时血小板数较高或正常,出生后数小时后才出现急性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症状,可见全身散在紫癜和紫斑,重者甚至可出现颅内出血,产后第1周亦可出现黄疸。本病的病程较短,一般不需特别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
疾病检查
  1.血小板减少,程度不一,常在30×109/L以下,偶可低于10×109/L。个别患儿血小板数可不降低。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减少,白细胞正常。出血后可有贫血和网织红细胞数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  2.在同族免疫性患儿母亲的血清中可查到患儿血小板的抗体。
鉴别诊断
  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与新生儿产伤血肿鉴别,前者新生儿出生时可以没有出血症状,但产后几小时可见全身散在紫癜和紫斑,有助于本病与产伤血肿区别。血肿:是由于种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
并 发 症
  严重时可并发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颅内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缩写:ICH)是指脑中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由血管获得血液的脑细胞受到破坏的同时,由于出血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障碍。通常颅内出血会和体温过高合并出现。此症状会增加脑部耗氧量,进而造成脑部氧气供应不足。
疾病预防
  凡发现母体血小板PLA1阳性的,可在预产期前或分娩时提前做剖宫产,以避免胎儿在宫内和产道中受伤和出血。若产前超声波检查证实胎儿有颅内出血时,应立即给母亲静滴免疫球蛋白0.4mg/(kg·d),直到分娩,大多数胎儿血小板数能升高。
如何治疗
  (一)治疗  多数患儿病情较轻,如血小板数在25×109/L以上,又无明显出血表现,无需特殊处理,血小板常在2周左右逐渐回升。若有出血症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强的松)1~2mg/(kg·d)口服,至血小板回升,此后可减量维持1个月,以巩固疗效。严重病例可输注PLA1阳性的血小板,或输母亲经洗涤的血小板,可...
0.34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