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一种破坏性、留有永久性秃发的毛囊炎。是因皮脂溢出加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毛囊部被破坏,而形成永久性脱发的毛囊炎,症状表现为:毛囊性红斑、丘疹、逐步发展为脓疱,愈后容易留疤,可造成永久性脱发。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与感染有关,从已经感染的皮肤脓疱中可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人认为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过敏所致。多数患者有皮脂溢出或长期脂溢性皮炎的病史。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不详,组织病理表皮继发性萎缩,真皮胶原组织增生,弹力纤维断裂、减少;毛囊、皮脂腺萎缩,部分破坏。
初为毛囊性丘疹,继而发生丘疹性脓疱,中央有毛发穿出,周围皮肤有炎症反应,愈后留有瘢痕及瘢痕性秃发,瘢痕附近的毛囊再逐渐受损,以致皮损不断向四周扩大。自觉瘙痒或无任何感觉,病程缓慢,可迁延数年。主要发生头皮,也可发生于胡须、腋毛及阴毛区。 根据临床上,初为毛囊性丘疹,继而发生丘疹性脓疱,中央有毛发穿出,周围皮肤有炎...
临床皮肤检查:初为毛囊性丘疹,继而发生丘疹性脓疱,中央有毛发穿出,周围皮肤有炎症反应,愈后留有瘢痕及瘢痕性秃发,瘢痕附近的毛囊再逐渐受损,以致皮损不断向四周扩大。 组织病理表皮继发性萎缩,真皮胶原组织增生,弹力纤维断裂、减少;毛囊、皮脂腺萎缩,部分破坏。毛囊周围血管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本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需与黄癣、须部寻常狼疮、黏蛋白性秃发等进行鉴别。 1.黄癣:本病发生于头皮部,起初皮损为丘疹或脓疱,以后干燥结痂,颜色淡黄,形成黄色、棕色或灰色痂皮。典型的黄癣痂表现为散在的圆形硫黄色痂,呈碟形,边缘翘起,中心微凹,痂的中心常有两三根头发贯穿,痂可蔓延扩大增厚,大...
由于本病常合并有皮肤毛囊的感染,故皮肤完整性常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
(一)治疗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适当隔离患者,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搔抓,以免扩散。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应以局部治疗为主,重症患者可酌用抗生素。 1.局限性皮损可使用抗生素合并糖皮质激素软膏,炎症不明显且有瘢痕形成者也可采用曲安奈德混悬液加庆大霉素局部注射,注射剂量根据皮损大小而定。 2.若损害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