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疾病概述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atrioventricularblock),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1.8%~8%,阜外医院报告为2.6%。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前壁心肌梗死高2~4倍。多发生于发病后1~4天,持续时间可以数秒钟至数天不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下壁者,在发生之前或当完全性...
主要症状
  1.临床表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50岁以上较多,年轻患者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暂时性的较多。男性患者较女性多。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取决于心室率减慢的程度及心肌的病变与功能状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与心室的时相关系分离,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在先天性完全性...
疾病检查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1.心电图检查  (1)典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①心房(P)与心室(QRS)各自激动,互不相干,呈完全性房室分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②心房节律可以为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图1)。  ③心室节律可以为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QRS波正常),...
鉴别诊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与下列情况鉴别:  1.干扰性完全性房室脱节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均表现有房室分离,P-P规则,R-R规则,P-R无固定关系。两者的鉴别点如下:  (1)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室率大于房率(即QRS波多于P波),室率一般较快,大于60次/min。而房率大于室率(即P波多于QRS波),室率较慢,一般小于6...
并 发 症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因心室率缓慢,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等并发症。  1.晕厥据统计发生心源性晕厥者占19%。  2.阿-斯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较易发生本症,尤其是心室率在35~40次/min以下、心室搏动间歇时间过长或低位起搏点无逸搏者,由于心输出量明显减低,导致血压下降,不...
疾病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因和诱因是预防发生本病的关键。  2.熟悉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心脏手术时严密的心电图监测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3.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根据阻滞部位及心室率快慢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心室率较缓慢,心率
如何治疗
  (一)治疗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而又危险的心律失常,必须及时积极处理。一方面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如及时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洋地黄药物中毒、心肌炎、心肌病等原发病;另一方面针对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治疗。  1.应用提高心室率和促进传导的药物应用提高心室率药物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防...
0.30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