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孢球虫病(isoporiasis)是由等孢子球虫寄生在人肠黏膜上皮,造成肠道黏膜损伤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和腹部压痛等症状。寄生于人类的等孢球虫有两种:贝氏等孢球虫(lsosporabelli)和纳氏等孢球虫(I.natalensis)。人体感染的等孢球虫以贝氏等孢球虫为主,纳氏等孢球虫非...
(一)发病原因 贝氏等孢球虫寄生在人十二指肠末端和近端空肠上皮细胞内。患者粪便中含有卵囊,为本虫感染阶段。卵囊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20~33)μm×(10~19)μm。一端稍窄,呈瓶颈状。囊壁内外两层光滑透明。内层薄膜状,外层较坚硬而通透性相对较低。新鲜排出的卵囊通常含有一个成孢子细胞,但有时亦可有两个。当粪便...
等孢球虫感染可持续数周乃至数年,大多症状轻微。腹泻为其主要症状,大便以黏液便多见,嗜酸性粒细胞常大量存在,但中性粒细胞则罕见。腹泻一天数次,但也有报告每天达二十余次持续3~4天,周期性发作达数月之久。此外,患者常有腹部绞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少数患者有小肠吸收不良,特别是脂肪吸收不良,大便中含...
取新鲜大便并经硫酸锌漂浮浓集后镜检可以提高卵囊检出率。等孢子球虫卵囊透明度较高,在直接涂片中很容易遗漏,此时可将显微镜光圈缩小直至涂片中其他原虫或细菌轮廓清晰。粪便检查方法简单,结果直观,一般在驱虫治疗排便中检出。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多依靠在粪便中找到虫卵、原虫滋养体和包囊,找到这些直接证据就可以明确诊断为相应的寄生...
本病应注意与其他腹泻相鉴别。等孢子球虫病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尤应与阿米巴痢疾、肠滴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等区别,惟本病人体感染相当少见。阿米巴痢疾,有腹部不适,大便稀薄,腹泻时大便略有脓血痢疾样。痢疾样大便可增至每日10~15次或以上,伴有里急后重,腹痛加剧和腹胀。实验室检查疾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有显著增加,中性粒...
此病并发症较为少见,但个别情况下可导致慢性腹泻、水电解质紊乱、持续性或脂肪性腹泻、体重减轻等,甚至可引起死亡。由于肠道粘膜损害,导致腹泻呕吐等等,均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发生,如果病情治疗不及时,或重症患者可导致脂肪性腹泻、营养不良、并发全身多器官衰竭等等,最终导致死亡。
预防: 1、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洁瓜果;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烧烤或进食火锅时。 4、教育小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 5、最好给儿童穿死档内裤睡觉,以防止他们抓挠肛门; 6、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 7、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8、不随...
药物治疗 等孢子球虫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虫体可自行被清除。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首选的治疗药物为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成人患者2片/次,4次/d,连服10天后改为2片/次,2次/d,再服用3周。也有人主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2片/次,2次/d,连服5天即可。亦可用呋喃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