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女性化(testicularfeminization)一词为Morris首先倡用,用以表达一组遗传性别为男性,有睾丸,无苗勒管和午菲管衍化器官发育,尿生殖窦分化为完全女性型,青春期有正常乳房发育而阴毛缺如或稀少的患者。在原发性闭经患者中,本病于性腺发育不全和先天性无阴道之后居第3位,约占原发性闭经患者的10%。
(一)发病原因 20世纪70年代采集患者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有雄激素抵抗,不能与雄激素结合,以后的研究显示,一部分患者的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浆液和核结合雄激素的能力正常,但是雄激素-受体结合物不稳定:离解率增高、受体的升调节缺陷、与配体结合的亲和力降低、配体的核滞留时间短和对温度等条件改变的...
患者染色体核型为正常男性型(46,XY),性腺为功能正常的睾丸。外生殖器为正常女性型,大阴唇发育差,盲袋阴道,2/3的患者无子宫和输卵管,其余1/3只存留遗迹。附睾和输精管一般缺如,少见的例子可有发育不全的沃尔夫管衍化器官。睾丸位于大阴唇、腹股沟管或腹腔内,睾丸组织学检查在青春期前正常,在青春期后曲细精管缩小,精原...
血浆激素谱的特征性改变:LH和睾酮水平增高。FSH水平正常或轻度增高。DHT水平一般低于正常。青春期前患者可选做HCG兴奋试验。B超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有存在睾丸纤维化导致的睾酮分泌减少。监测睾丸、乳房发育情况,是否有睾丸发育不良、男性乳房过度发育。染色体基因检查等。
不完全型睾丸女性化应与类固醇5α-还原酶乙缺乏症鉴别。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症(steroid5α-reductase deficiency)曾命名为假阴道会阴阴囊型尿道下裂、家族性不完全男性假两性畸形Ⅱ型。研究发现,催化睾酮转变为二氢睾酮(DHT)的类固醇5α-还原酶有两种:一种是碱性PH(Ⅰ型)酶,分布于肝和...
并发症主要以外生殖器两性畸形、小阴茎、会阴型尿道下裂、盲袋阴道、前列腺缺如或发育不全、睾丸位于腹股沟管或阴唇阴囊褶内,睾丸发育不良无正常精子,不能够繁育下一代。其次可并发乳房增大,呈现女性化外观。以及其他由于雄性激素减少,雌性激素相对增加的第二性征改变,如:无胡须、无阴毛、无喉结等。
本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无明确预防资料。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的关键。怀孕时定期进行孕检,若有发现异常,可以进一步进行染色体检查明确是否为本病。一旦确诊为本病必须立即终止妊娠。早期发现本病作为预防疾病患儿诞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治疗 青春期前确诊的患儿应定期B超监测睾丸的发育情况,青春期乳房充分发育后切除睾丸,然后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阴道过短者,模具扩张有时可足以扩大和延长阴道,如果模具扩张术失败,则需要施行阴道成形术。 (二)预后 睾丸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成年后的发生率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