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外阴卵黄囊瘤
外阴卵黄囊瘤
疾病概述
  外阴卵黄囊瘤是发生于卵巢的生殖细胞恶性度高的肿瘤,为外阴部发生质地硬、活动的无痛性肿块,肿块大小不一;有的仅仅是外阴肿胀;表面出现溃疡或蜂窝组织炎时有触痛。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外阴的卵黄囊瘤是由于在生殖细胞迁移的决定期缺乏胚胎的组织导体,结果导致生殖细胞错位,部分停留在阴阜或阴唇的皮下后异常分化而成。  (二)发病机制肿瘤呈棕褐色或灰白色肿块,有假包膜。切面囊、实兼备,多数为蜂窝状微囊及小囊,囊内充盈水样液、血性浆液、黏稠液体不等,实性区域组织糟烂伴有出血及坏死。  镜检见...
主要症状
  病程短,一般1~9m,发展快。大多发生于大阴唇,也可见于阴蒂,表现为无痛性、质硬、活动的肿块,也可仅表现为外阴肿胀。有触痛,表面皮肤可有溃疡或蜂窝织炎样改变。肿块大小为(1.2×1.5)cm~(10×6)cm。  因为外阴卵黄囊瘤极少见,所以首先需排除卵巢卵黄囊瘤转移至外阴可能。甲胎蛋白(AFP)是卵巢卵黄囊瘤较特...
疾病检查
  一、胎甲球蛋白(AFP):  一种肿瘤标志物。正常时由卵黄囊及胚胎肝产生,出生一年后维持低水平,肝病时升高,明显增高见于肝细胞性肝癌和畸胎瘤,已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指标之一。  二、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
鉴别诊断
  因为外阴卵黄囊瘤极少见,所以首先需排除卵巢卵黄囊瘤转移至外阴可能,甲胎蛋白(AFP)是卵巢卵黄囊瘤较特异的标志物,但不是所有外阴卵黄囊瘤患者均有血清AFP升高,对于血清AFP不高患者尤其应该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病理学检查具有明确诊断作用。  通过病理检查与外阴其他恶性肿瘤鉴别。
并 发 症
   外阴卵黄囊瘤大多发生于大阴唇,也可见于阴蒂,表现为无痛性、质硬、活动的肿块,也可仅表现为外阴肿胀。有触痛,表面皮肤可有溃疡或蜂窝织炎样改变。易因为局部摩擦而出现溃烂出血,加上患者抵抗力的下降,致病菌容易进入体内,合并感染。    
疾病预防
  1.注意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做好随访。  2.流行病学:外阴卵黄囊瘤为外阴罕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1~26岁,中位年龄18岁。  3.预后: 一般预后不良。有2例外阴卵黄囊瘤预后较好,1例发生于阴蒂的患者在根治性阴蒂切除术后42个月无瘤生存。另1例为Flanagan等报道的患者,在根治性外阴切除加一侧浅表...
如何治疗
  外阴卵黄囊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外阴卵黄囊瘤中医治疗方法暂时没有很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和中药。外阴卵黄囊瘤西医治疗方法由于卵黄囊瘤恶性程度高,发生后很快出现淋巴结及血道转移,因此必须积极采用手术,而后辅以化疗。Flanagan等(1997)建议采用保留生育功能的...
0.30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