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外耳道乳头状瘤
外耳道乳头状瘤
疾病概述
   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ofexternalauditorycanal)是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良性肿瘤,是其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长期受刺激增殖的结果。外耳道乳头状瘤多发生于外耳道外段皮肤,系上皮层特别是基底细胞层增殖的结果。中国南方较多见,好发于男性。病理改变与发生与其他部位皮肤上者相同。
疾病病因
  外耳道炎  多因素治病。发病因素与慢性刺激,主要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异物长期存留外耳道以及经常挖耳等。  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长期受刺激增殖的结果。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的脓液、异物长期存留和经常挖耳等慢性刺激。  (2)此外有病毒感染,一般认为由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局部皮肤的棘细胞肥大伴有乳...
主要症状
  无感染的小肿瘤依据其外观可诊断,多数应靠病检。  肿瘤早期多无症状,充满外耳道时阻塞感、痒感或听力减退。常有挖耳出血或挖出“肉块”样物者。伴继发感染时可有耳痛、流脓。检查可见外耳道有大小不等的单发或多发、表面粗糙不平、带蒂或无蒂的棕黄色肿物,触之较硬。有感染者可充血肿胀呈肉芽状。有局部血循环障碍者可呈黑色,能部分自...
疾病检查
  可见肉赘状肿物,且多发生于外耳道的外段,一般基底较广,大小、数目不一,表面不平如桑椹状。无继发感染时呈棕色而坚实,伴继发感染时充血、肿胀,局部血循环障碍,肿瘤可变黑而自行脱落。  外耳道乳头状瘤并发病主要是继发感染,个别可引起中耳炎及乳突炎;此外,耳廓周围瘘管形成,其瘘管多发生于耳廓后下方,乳头状瘤从此向外蔓延。
鉴别诊断
     1.多见于软骨部皮肤表面。   2.一般认为与局部的慢性刺激及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  3.主要症状为耳痒、耳胀、耳内阻塞感、听力障碍及挖耳出血,如继发感染则有耳痛、耳流脓等。  4.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棕黄色乳头状新生物,多无蒂,基底较广,触之较硬。如伴有感染则肿瘤可为暗红色且质软。  5.组织病理学...
并 发 症
     外耳道乳头状瘤伴继发感染时可有耳痛,流脓。肿瘤早期多无症状,充满外耳道时阻塞感,痒感或听力减退,常有挖耳出血或挖出“肉块”样物者,伴继发感染时可有耳痛,流脓,检查可见外耳道有大小不等的单发或多发,表面粗糙不平,带蒂或无蒂的棕黄色肿物,触之较硬,有感染者可充血肿胀呈肉芽状,有局部血循环障碍者可呈黑色,能部分自然...
疾病预防
  1、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  2、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3、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食品(如大葱、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里红、姜、咖喱)、腥物、淡水产...
如何治疗
  本病的治疗,应彻底根除肿瘤组织。因此瘤极易复发,故术后要用硝酸银、鸦胆子油、25%八角莲酯酊或干扰素涂布创面,也可电灼。累及中耳乳突者应行中耳乳突根指术。有恶变者应术后放疗。  一般用刮匙刮除,可深达骨膜,但勿伤及外耳道软骨膜。如有继发感染,应先控制炎症,再行刮除。刮除后根部用20%硝酸银或鸦胆子油涂抹,防其复发。...
0.28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