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
疾病概述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diseaseofnewborn,HDN)为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减少而引起的出血,发生于1周内的新生儿叫新生儿出血症。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为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有:  1.维生素K储存量低由于维生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孕母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孕母维生素K只有10%可通过胎盘达到胎儿,胎儿维生素K贮量少,故婴儿出生时血中维生素K水平普遍较低,肝内维生素K储存量亦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低出生体重儿血中维生素...
主要症状
  主要特点是患儿突然发生出血,而其他情况都很正常,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病,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血液中没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注射维生素K1后,可在几小时内出血可很快停止。根据发病日龄及合并症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1.早发性出血少数患婴于娩出过程或出生后24h内发生出血,多与孕母用药有关,如抗凝药(双香豆素...
疾病检查
  新生儿出血症患儿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为对照的2倍以上便有诊断意义),但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正常。有条件的单位可直接测定血中维生素K水平。  为鉴别呕吐物中的血是吞入母血抑或胃肠道出血,可作Apt试验:取吐出物1份加水5份,搅匀后静置或离心(2000转/min)10min,取上清液5份加1...
鉴别诊断
  应与新生儿生后1周内其他原因所致的出血相鉴别。  1.胃肠道出血应与咽下综合征、应激性溃疡、消化道畸形和感染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鉴别,这些患儿无凝血障碍。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出生时咽下母亲产道的血液或带血的羊水等,于生后不久即发生呕吐,呕吐物呈棕色,也可有血便,但血量均微,洗胃后可止吐。另外,碱变性试验(Apt试验)有助...
并 发 症
  颅内出血、肺出血、出血性贫血或后遗脑积水。严重颅内出血常遗留各种后遗症。如1.经常出现阵发性呼吸节律不整及呼吸暂停,伴发绀。晚期出现惊厥及昏迷。面色苍白、前囱膨隆、双眼凝视、瞳孔不等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极度严重者可死于产程中或生后仅有微弱心跳,虽经积极复苏,最后仍告无效。  2.存活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疾病预防
  出生后常规给维生素K11mg肌注1次,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母乳喂养者,哺乳母亲应多进食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在生后2~3周再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15mg,以预防晚发性出血。孕母接受抗惊厥药物治疗者,应在妊娠末期3个月每天口服维生素K15mg,可防止婴儿生后发生本病。前几年曾认为注射维生素K会增加致癌几率,但经过临...
如何治疗
  (一)治疗  1.维生素K1一旦怀疑本病,应立即给维生素K1治疗,治疗量为每次1~5mg缓慢静脉注射(1mg/min),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面色潮红、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奏效最快,一般在注射后4h内凝血酶原时间即可趋于正常。应避免采用肌内注射,因易引起注射部位大量出血。也可采用皮下注射,...
1.10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