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涎腺病毒病
涎腺病毒病
疾病概述
  涎腺病毒病(virusdiseaseofsalivarygland)又称涎腺巨细胞性包涵体病(cytomegalicinclusiondisease)。本病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此种病毒在人体内可长期存在,由唾液或尿中排出。感染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染,婴幼儿可经胎盘感染。多见于颌下腺和腮腺。
疾病病因
  本病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此种病毒在人体内可长期存在,由唾液或尿中排出。感染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染,婴幼儿可经胎盘感染。多见于颌下腺和腮腺。临床上可有明显的肝脾肿大、发热、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神经系统受侵犯。有报道死产儿涎腺中10%~30%有包涵体病的表现。成年人发病与体质极度衰弱有关,感染期间还会出现免疫反应异常...
主要症状
  多发生于两岁以内的婴儿,成人也可发生,但极少见。经胎盘感染的胎儿,发育迟缓,并可引起早产。临床上无特殊的症状或体征,可有明显的肝脾肿大、溶血性贫血、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神经系统受侵犯的情况。然而,由于此病无特殊症状,所以常在尸检时才发现。有报告死产儿涎腺中10%~30%有包涵体病的表现。成年人与体质极度衰弱有关...
疾病检查
  涎液、痰、尿液检查。  依靠在涎液、痰、尿液中发现特征性细胞。以导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其特征。此种细胞较大,直径可达30μm左右,胞核也大,直径为10~15μm,位于细胞基底部。包涵体在胞核内,或在胞浆的靠管腔侧,为圆形,大多数呈嗜酸性。酸性粘多糖染色为阳性。在含包涵体细胞的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需要与新生儿溶血相鉴别。  新生儿溶血症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或是婴儿患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引起。表现为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等。一旦缺氧、接触樟脑丸、服用磺胺药、注射维生素K等即可诱发溶血。  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称为新生儿溶血病。母子血型不合在ABO血型系统的Rh血型系统都可能...
并 发 症
  可有明显的肝脾肿大、溶血性贫血、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神经系统受侵犯的情况,免疫反应异常。     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对胎儿的危害比较大,早期感染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导致流产,中期时会导致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引起胎儿畸形、死亡等。孕妇感染病毒后大部分都没有症状,只有少部分会表现出咽喉疼痛、全身不适、低烧、淋巴结肿...
疾病预防
  巨细胞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应积极预防其发生。  (1)进行有意识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抗病能力,特别是育龄期妇女,以减少巨细胞病毒对胎儿的严重危害。  (2)对于孕妇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患者要注意保护,使她们远离传染源。  (3)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  (4)乳汁中巨细胞病...
如何治疗
  暂无特效疗法,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对症处理。  1.发热  隆温,使室温控制在30℃以下,可采用室内放冰块.电风扇.空调等.物理降温可用30%酒精擦浴,在腹股沟.腋下.颈部放置冰袋;也可用降温床或者冷褥.消炎痛12.5~25mg,平均每4~6小时一次.也可用牛黄清心丸.柴胡注射液等中药.  上述方法效果不显时,可采用...
0.31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