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
疾病概述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又称Scott综合征,其特征为单纯血小板促凝活性缺陷。本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病因和发病机尚未阐明。
疾病病因
   因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可以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考虑。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脑白质血管病变、肌肉内小动脉病变,结合秃头和腰痛,推测血管病变为炎症性。秃头的特点是整个头部脱发,类似放射性损伤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秃头,后者的病变本质是细小动脉病变,与炎症机制有关。
主要症状
  本病患者一般并无易发淤斑,但可有拔牙后严重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大出血及自发盆腔血肿等。  盆腔血肿是指盆腔内积血并形成血肿,是妇科手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形成术后血肿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创面少量渗血。因血肿的存在,患者术后可有持续的盆腔内疼痛。
疾病检查
  1.血清凝血酶原时间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最恒定的异常,它反映全血凝固时凝血酶原消耗降低,是本病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酶活性降低。PF3有效性降低。  2.用高岭土等诱导或在冰冻或融化后测定PF3的有效性,结果均降低,反映活化血小板加速凝血过程能力减弱。现认为PF3的测定能反映血小板磷脂的分布、活化的因子Ⅴ与血小板...
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出血时间正常,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且临床缺乏典型的皮肤黏膜出血表现,因此,可与其他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鉴别。最近,有人报道4例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其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血小板微泡(microvesicle)生成缺陷和出血时间略延长,其他各项指标均正常。与Scott综合征的不同之处在于凝血酶原酶活性正常,...
并 发 症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可伴发拔牙后严重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大出血及自发盆腔血肿等。     血液自心、血管腔外出,称为出血(hemorrhage)。流出的血液逸入体腔或组织内者,称为内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    内出血可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血液积聚于体腔内者称体腔积血,如腹腔积血、心包积血;体腔内可见...
疾病预防
  平时生活中,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能致死、致残、致愚者,其下代患病风险达50%,不宜结婚是显而易见的。隐性遗传病杂合子间的婚配,是生育重型遗传病患儿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劝阻两个杂合子间的结婚。
如何治疗
      1.凝血酶原复合物中含有活化的凝血因子,部分活化的凝血因子不依赖PF3发挥作用,因此,有些患者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有效。  2.应考虑有可能诱发血栓形成,输注血小板可以有效的改善出血症状。  3.DNA分子水平,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可以从分子水平即利用DNA或RNA分析技术直接检出杂合子,而且准确,特别是...
0.27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