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功能不良综合征(conedysfunctionsyndrome)亦称先天性全色盲(congenitalachromatopsia),是一种以先天性色盲、弱视、羞明、眼球震颤为特点的综合病征。婴儿期往往被忽视,多在幼儿期被家长觉察,临床上又常易误诊为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先天性眼球震颤、弱视和癔症等疾患。亦有生后...
(一)发病原因 锥体功能不良综合征病因未明。 (二)发病机制 锥体功能不良综合征发病机制有待探讨。据Larsen报道,患者黄斑区锥体的形态有改变,整个视网膜的锥体总数无异常。Harrison对一死亡患者进行的视网膜组织学观察,发现其视网膜的外核层薄,锥体数减少,黄斑区中心窝处的锥体数更少。还有人认为本病并非锥...
1.视力在一般照明下,视力多在0.1左右,约相当杆体的视功能水平。昼盲为其主要表现。在高照明下视力降低,在低照明下,部分患者视力可略提高。 2.色觉因锥体功能不良,故表现色觉障碍,仅有低劣辨色功能,更多的是完全不能分辨颜色,视物均呈不同亮度的灰色。 3.畏光本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畏光症状,常有明室及户外畏光,表...
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表现。 1.视网膜电图本病患者可有明视视网膜电图消失,但暗视视网膜电图一般正常。 2.视觉诱发电位文献报道本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初期反应消失或延迟。 3.暗适应曲线初期曲线(锥体功能)多有改变,最终阈值(杆体功能)光多属正常。患者的暗适应较常人敏捷。
从病情是否发展,本综合征可以分成两类,鉴别如下: 1.静止性锥体功能不良病变为先天性,不发展。 2.进行性锥体功能不良为后天性、选择性、进行性锥体功能不良。多数学者认为第二类可能为一新型的遗传性视网膜功能不全。亦有人称之为进行性锥体退行变性或进行性锥体营养不良。其临床表现与第一类基本相同,但有较好的固视能力,多...
因视力差、色觉障碍,而造成行动困难。 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某些运动障碍疾病同时伴有智能障碍和(或)精神行为障碍。
预防: 有遗传背景的运动障碍性疾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治疗 锥体功能不良综合征为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因此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给予对症,比如戴用有色眼镜减轻强光刺激,除可减轻畏光症状外,部分患者尚可稍微提高视力。建立良好的起居规律,避免机体生物钟紊乱、神经内分泌失调。 (二)预后 视力障碍和缺陷终生存在,但无危及生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