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渴,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多因胃热或津液不足所致。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
疳症多由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壅滞中焦,损伤脾胃,不能消磨水谷而形成积滞,导致乳食精微无从运化,脏腑肢体失养,身体日渐羸瘦,气阴耗损而成疳证。饮食不洁,感染虫疾而耗夺乳食精微,气血受戟,不能濡养脏腑筋肉,日久成疳。本病病理变化主要在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本证形成后,日久不愈,又可变生他证。本病的病位在脾胃,病性有虚有实...
病程长短有别,而病情轻重差异悬殊。初起仅表现脾胃失和,运化不健,或胃气未损,脾气已伤,胃强脾弱,肌肤失荣不著者,为病情轻浅,正虚不著的疳气阶段;继之脾胃虚损,运化不及,积滞内停,壅塞气机,阻滞络脉,则呈现虚中夹实的疳积证候;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失于调治,脾胃日渐衰败,津液消亡,气血耗伤,元气衰惫者,则导致干疳。 ...
精神疲倦或烦躁不宁、形体消瘦、肚腹膨大见青筋显露等,常有挤眉弄眼动作,严重者有小老头貌。 体重减轻: 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值15~25%,腹部、躯干、大腿内侧皮下脂肪减少; Ⅱ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25~40%,皮下脂肪明显减少,肌张力低下,肌肉松驰,吵闹,眠差,常有贫血,维生素缺乏,水肿; Ⅲ度营养...
疳气: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毛发稍稀,精神疲惫,食欲不振,便泻秽臭,或尿如米泔,烦躁啼哭,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 疳积:面色萎黄无华,毛发稀黄,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精神不振,烦躁易怒,睡眠不宁,吮指磨牙,动作异常或嗜食异物,食欲减退或善食易饥,大便下虫,舌淡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 干疳:极度消瘦...
小儿疳积是病后失调,或脾胃素弱,慢慢积累为极度营养不良所致。在其发病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眼疳、低热等。兹介招二款单方: 1.决明子10克,研细末,与鸡肝或猪肝25克,共捣烂,调成饼,蒸熟食之、治疳积并发眼疳,目暗.视力下降或角膜模糊,甚至出现翳障者。每日1次,连服15天为1个疗程。幼儿酌减用量。 2...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疾病也随之而来,小儿疳症就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专家介绍,疳症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挑食、偏食引起的,下面专家就为家长介绍小儿疳症的家庭预防措施。 因为疳症主要是喂养不当或挑食、偏食引起的,所以减少疳症的发生主要靠家庭预防,年轻父母应做到以下4点: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尤其对早产和低...
本病的病位在脾胃,病性有虚有实。胃热,宜清热和胃,用小儿疳渴方(《证治准绳・幼科》:人参、干葛、黄芩、柴胡、甘草)。津液不足,宜益气生津,用清热甘露饮(《医宗金鉴》:生地黄、麦冬、石斛、知母、枇杷叶、石膏、甘草、茵陈蒿、黄芩)或生脉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