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病关节炎是指原因不明的炎性肠病(IBD),即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引起的关节炎,除有胃肠道症状外,还有关节炎,皮肤黏膜病变及炎症性眼病等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为多。
病因不明。炎症肠病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城市中经济生活条件较好的群体,迄今尚未明确本病的特异性致病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吸烟、口服避孕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可能是本病的诱发或继发因素。现研究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3]:(一)遗传研究显示炎症肠病性关节炎具有高度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炎和中轴关节病变,不明原因的肠道非感染性炎症,并可伴发关节外或肠道外其他全身症状如皮肤粘膜病变及炎症性眼病等表现。(一)关节表现1.外周关节病变:多于炎性肠病后出现,有的患者关节病变先于肠道病变几年出现。表现为少数非对称性、一过性、游走性周围关节炎,以膝、踝和足等下肢大关节受累为主,其次是肘、腕或指关...
(一)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
炎症肠病性关节炎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相鉴别。
1、感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以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者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也非常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 2、贫血:部分患者因为病程短,可无贫血,半数患者就诊时已有严重的贫血,尤其是继发性的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 3、另外还有营养不良及血管炎等并发症。
疾病预后炎症肠病性关节炎的发作多为自限性,只有不到20%的患者持续时间超过1年,多数不遗留关节畸形。
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在疾病控制发作之后,均应长期维持治疗,一般以水杨酸类药为主维持治疗,部分患者使用免疫抑制药。维持时间应不少于3~5年,甚至终生维持,其间部分病例可酌情隔日或间隙给药以减少用药量和药物副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