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趾骨骨折
趾骨骨折
疾病概述
  趾骨分为近节、中节及远节趾骨。趾骨之间为关节囊及韧带连接,是除踝关节以外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又由于位于足的前段,因此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多为直接暴力损伤,如重物高处落下直接打击足趾,或走路时踢及硬物等。重物打击伤常导致粉碎骨折或纵行骨折,同时合并趾甲损伤,开放性骨折多见,踢撞硬物致伤多发生横形或斜形骨折。
疾病病因
       趾骨骨折的病因分为两种:  1、较常见的是由于直接暴力所造成: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足内翻扭伤或误踢硬物引起。  2、也有些骨折是由积累性劳损所造成:如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骨折。
主要症状
      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当然,如果骨折损伤了血管、神经等,则会出现相应的表现,故应注意是否有其它器官同时损伤。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指导治疗,X光检查是必要的。
疾病检查
      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显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X线摄片应包括正、侧位,井须包括邻近关节...
鉴别诊断
     临床上在作出诊断时应与下面的几个疾病进行鉴别:  1、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2、跖骨骨折:受伤后足部疼痛,肿胀、皮下淤斑,足部短缩...
并 发 症
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跖骨、趾骨骨折由于其自身所处部位的特点,治疗上也较容易,一般较少出现并发症,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注意护理,可能发生愈合畸形。同时跖骨、趾骨骨折的患者还应注意尽时进行功能锻炼,以免造成功能障碍。
疾病预防
      1.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对本病的防治,重点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老年人。  2.患者朋友可以吃一些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如:鸡蛋、鸡肉、猪肉、排骨。再多吃蔬菜。  3.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加强足部足趾动作的锻炼,防止因肌肉萎缩造成的功能障碍。  4.防止肌腱、神经损伤的出现等。
如何治疗
      趾骨表浅,伤后诊断不困难。无移位的趾骨骨折不需特别治疗,休息2~3周即可行走。有移位的单个趾骨骨折,行手法复位,将邻趾与伤趾用胶布一起固定,可早期行走。多数趾骨骨折在复位后,用超过足趾远端的石膏托板固定2~3周即可进行功能训练。在趾骨和跖骨骨折的治疗中,特别注意纠正旋转畸形及跖侧成角畸形,避免足趾因轴线改变...
0.3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