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又称“热痱”、“红色粟粒疹”,是由于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小丘疹、小水泡。好发于夏季,多见于排汗调节功能较差的儿童和长期卧床病人。由于瘙痒而过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
在炎热的夏季,汗液分泌增加。当周围环境湿度较大时,汗液不易蒸发,致使表皮汗管口角质浸渍肿胀,引起汗孔堵塞,滞留的汗管发生扩张及破裂,继而外溢,刺激周围组织发生丘疹,水疱等炎症,同时皮肤表面的细菌特别是球菌丛数量增多,产生毒素也会加重炎症反应。
1、红痱: (1)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尖顶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呈密集排列,但不融合。 (2)多发于额、颈、胸、背、肘窝、奈窝等部位。 (3)自觉有痒和灼热感。 2、白痱: (1)皮损为非炎症性针头大小、半透明水泡,泡壁薄,轻擦易破。 (2)好发于躯干部,尤其是胸部。 (3)无自觉症状。
一般来说,痱子最容易长在儿童身上,但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也会长痱子。除了脚底、手掌等皮肤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个部位都会生痱子。预防发生痱子,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点爽身粉或痱子粉。不要在烈日下嬉戏,饮食不要过饱,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都...
能够鉴别的是手摸上去是尖的还是圆的,如果是尖的是痱子,如果是圆的可能是皮脂溢出性皮炎。须与夏令皮炎相鉴别,两者从分布、部位到皮损形成等方面均不同。过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根据在夏季或高温湿热或通凤不良的环境,头面部、躯干出现小丘疹或小丘疱疹,急性发作,无明显自觉症状,诊断一般不难,无需检查。
痱子由于出现瘙痒的症状而过度搔抓多会发生继发感染,导致毛囊炎、疖或脓肿的发生。痱子虽然是夏季宝宝的常见疾病,但常使小儿因不适、痒、痛而烦躁不安。痱子若进一步发展可成为脓肿,化脓性细菌的毒素进入血液,可造成脓毒血症或败血症的发生的。
平时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 1.室内要通风,尽量降低室温,保持凉爽及干燥,湿热的空气对痱子的消退不利。 2.勤洗澡,洗澡时要用温水,禁用热水烫洗,凉水也不好,禁用带刺激性的碱性肥皂。洗后要立即擦干。 3.涂痱子粉或爽身粉。这类粉剂多含滑石粉及氧化锌,主要作用是吸汗...
1一般治疗: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小儿要勤洗澡,及时擦干汗及更换衣服;发热、卧床病人,勤翻身,经常洗擦皮肤。可进食清凉解暑药膳,如绿豆糖水、绿豆粥、清凉糖水等。避免搔抓,勿用肥皂洗擦。 2可内服清热、利湿、解暑的中药或制剂。 3可外用消炎、止痒制剂。 4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